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演示教学.doc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演示教学.doc

ID:57077845

大小:2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8-0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演示教学.doc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演示教学.doc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演示教学.doc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演示教学.doc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演示教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演示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精品文档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个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

2、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能够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能够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

3、态不一,没有哪两仅仅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教案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  教学准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  1.CAI课件、展板。  2.搜集相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

4、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结组:  

5、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结组。  要求“快、静”。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  3.合作交流:  由组长组织活动。在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  (1)请各组实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对应图片,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组实行提问。  (3)教师实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

6、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  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  2.课件显示这四个景物的图片,教师加以声情并茂的介绍。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六.课外延伸,补充资料(师生共同交流)。  1.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2.老师也查到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一些景物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3.学生把收集的资料贴到展板上。  4.小结:颐和园的景物真是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几天也看不完看不厌。  板书:……  七.齐读最后一个

7、自然段,谈感受。激发热爱首都之情,产生自豪感。  八.了解本文写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绍颐和园的景物,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详、略。  2.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与《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有什么不同?  九.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抄在好词好句本上。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  2.课下观看展板,交流体会。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典范。课文共六个自然段。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大体是:长廊—万寿山

8、—昆明湖及十七孔桥。全文蕴含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思路  在品读、欣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