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000608
大小:1.25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7-26
《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讨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昌鑫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的改革重点——学生学习方式的丰富(接受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新课程的改革关键——学生学习评价的完善(内容的多元化、方式的多样性、过程与结果并重、发展性的评价)新课程的改革难点——教师将新课程理念如何落实到教育教学行为之中,特别是课堂的改革小组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完整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
2、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系统论的整体理论、动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奖励结构理论等。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1、概念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异质小组为主的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体系。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内涵和要素2、内涵①以激发全体学习者共同愿景为目的的学习型组织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活动③同伴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性学习活动④以小组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的
3、总成绩为评价的依据⑤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活动⑥由教师事先设置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和预设教学流程的学习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内涵和要素3、要素①成员之间积极互赖②面对面促进性互动③小组成员的个体责任④人际和小组合作技能⑤成员自评和小组互评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内涵和要素1、教师方面①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策略简单,教学方式不适应合作学习的需要②缺乏教学智慧,开发的学习工具不能满足合作学习的需要③学生分组不够合理,合作学习机制未建立,小组管理松散④生成的问题质量低,合作学习的内容、时机选择不当⑤小组内没有建立
4、多元评价体系,随意化现象严重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学生方面①学生合作意识不够,缺乏合作的内在需求②学生不知合作方法,缺乏合作的基本技能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科学分组,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1、“成长共同体”即合作学习小组以6人为宜。2、合理搭配(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要充分考虑到成绩、性别、性格、情感、学生爱好等因素,尽量尊重学生意愿。分组时小组的平均成绩要基本一致,习惯好的和不好的也要合理搭配。同时尽量尊重学生意愿。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3、重新架构班干部队伍,分工明确重新架构班干部队伍要充分考虑学生
5、的意愿,采用自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学习方面配合“三段教学”,设立学习委员、学科助理、学科长三级干部队伍。常规方面配合“三格教育”,设立班长、纪律委员、纪律小组长三级干部队伍。(一)科学分组,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4、加强小组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讨论并制定小组合作学习公约、小组奋斗目标和小组共同成长足迹(组名、组牌、组歌、组规、组训)等。树立小组责任感和荣辱感,每个成员有责任、有义务为小组进步而努力,增强小组凝聚力。(一)科学分组,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5、小组内部建立帮扶机制和竞赛机制,一对一帮扶和一对一竞赛。围坐式布置小
6、组座位,6人的学习小组组合对坐,对面是“学习对子”,临近是“帮扶对子。6、“成长共同体”适时调整。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必要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包括小组长、组名、组牌、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等的变化。(一)科学分组,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1、积极参与的习惯2、认真倾听的习惯3、善于接纳、敢于质疑的习惯4、有序组织、正确评价的习惯5、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1、整合学生小组生成问题而精心设计出的问题学生问题生成单学与导2、教学重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的问题3、针对易混、需加强
7、思辨的内容设计的问题4、学生在课堂上现场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认真钻研课标,深度挖掘教材,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学生用“是”与“不是”可以回答的,从而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三)整合有价值的问题,明确学习要求1、个人自主学习(前提)2、对子合作学习3、小组合作学习4、全班展示学习5、师生共同点评(四)合作学习的流程1、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2、防止讨论交流冷场3、避免跑题,纠正偏颇4、关注消极学生5、给予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五)教师全程指导、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全班交流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
8、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有效进行这一环节可使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同时,还能使每个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这样可从若干个横向纵向的比较中,让生与生(每个学生)、组与组(每个小组)意认识到相互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使每个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小组确定展示成员应主要在小组B、C层次学生中选择,应遵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