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塑胶模具设计基础课件.ppt

手机塑胶模具设计基础课件.ppt

ID:56998487

大小:3.19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7-26

手机塑胶模具设计基础课件.ppt_第1页
手机塑胶模具设计基础课件.ppt_第2页
手机塑胶模具设计基础课件.ppt_第3页
手机塑胶模具设计基础课件.ppt_第4页
手机塑胶模具设计基础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机塑胶模具设计基础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两板模结构常用两板模结构名称定模压板Fixedplate定模板Aplate动模板Bplate模脚垫块Dplate顶针板Ejectorplate推板Cushionplate动模压板Movedplate定位圈Locatingring浇口套Spruebush导套Guidebush导柱Guidepin锁模块Lockbar顶出导柱Ejectorguidepin顶出导套Ejectorguidebush限位钉Stopdisc复位杆Returnpin三板模结构三板模要比两板模多一块脱料板脱料板Stripperplate拉料杆Runnerlockpin限位钉Stopbo

2、lt拉杆Pullerbolt开闭器Partinglock模仁型芯型腔模仁是指模具中成形塑件的空腔,分为定/前/母模型芯(CAVITYINSERT凹模)和动/后/公模型芯(COREINSERT凸模)。在确定动定模时,尽可能考虑把脱模阻力大的一侧做在动模上,使开模后的产品留在动模一侧。型腔数目的确定与下列条件有关:1.塑件尺寸精度型腔数越多时,精度也相对地降低。超精密模宜一模一腔,形状简单的可以一模两腔。2.模具制造成本周期多腔模的制造成本及制造周期都高于单腔模。3.注塑成形的生产效益多腔模所使用的注塑机大,且注射循环周期长,所以要经济的考虑。4.制造难度

3、由于要考虑到多腔模的进料、顶出、尺寸的平衡问题,其制造难度也就大大的增加了。侧抽型芯分为滑块(SLIDER)和斜顶(LIFTER)对于一些有侧面孔或侧面凹凸的塑件,常需采用斜销及斜滑块侧面抽芯机构。其组成件有:侧型芯,滑块,斜销,导滑块,锁紧块及定位装置。型腔排布SLIDER侧抽芯及斜顶侧抽芯及斜顶的组成SliderinsertAngularpinLockingblockSliderbodyStopWearplateLifterLifterguideblockLiftersliderSinglehotspruebushLifterwearplate第二

4、节浇注系统浇注系统是由主流道.分流道.进料口.冷料穴等组成。一.确定浇注系统的原则塑料成形特性,塑件的大小,形状壁厚,分形面等技术要求。模具的型腔数及塑件的外观。(一)进料口形式及特性1.侧浇口形状简单便于加工,可用于各种塑件,对于壳体效果较佳,但是必须进行去料口处理。Edgegate(二)潜伏式浇口Submarinegate优点是脱模时可以自动切断,料口痕迹小且不外露,但是加工较难且料口比较容易磨损。浇口一般向下潜,也可以上潜,还可以潜到顶针再反冲进胶。Subtopin(三)点浇口Pinpointgate必须用于三板模,否则要改用热流道浇口位置比较自

5、由,多点或多腔进料容易平衡(四)香蕉式浇口moongate产品要求表面或侧面都不能有任何不良痕迹时可采用这种形式。用此浇口形式打出的产品没有任何残余料杆,无二次加工。但是加工比较复杂(五)其他特殊形式浇口因为产品特殊,浇口也会比较特别。环形,盘形,扇形进料口。爪式进料口适用于筒形件,以避免偏心,但去浇口困难。护耳式浇口用于透明件。(六)热流道(HOTRUNNERSYSTEM)热流道系统:这种流道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料杆的损失并有效的提高注塑工艺。缺点是其购买价格昂贵而且需要特殊装置与其配套使用(如温控器等)。热流道浇口可分为开放式(open)和针阀式(v

6、alve)两种:开放式浇口会在产品上留有残留而针阀式浇口不会,但开放式的安装与使用要比针阀式要简单的多,故此两种浇口各有优劣可按具体情况分析使用。单点热流道使用于一腔或两腔模,多点则要用带分流道板的系统,也叫MANIFOLDSYSTEM。MANIFOLDSYSTEM(七)流道(RUNNER)流道分为主流道和分流道1.    流道形式有1).圆形流动性最好,但须上下两INSERT相拼加工比较困难,如有错位反而影响流动。2).梯形圆底流动性仅次于圆形,因其加工方便而且效果良好,是最为常用的流道。3).梯形此流道因流动性效果不好,故如无特殊情况很少使用。4)

7、.半圆形此流道因流动性效果不好,故如无特殊情况基本不使用。2.      流道具体尺寸视材料流动性而定,常用2.5,3.0,3.5,4.0mm,主流道比分流道大一级且保证流道的平衡对称性。流道的冷料段2.0到4.0MM且要开排气,流道距离产品面1.50或者再大一些。倒拉穴的角度双边6到10度,深度比流道低1~3mm。并且考虑省料,在保证冷料段的情况下流道尽量短。3.      为保证多腔产品的一致,流道的平衡对称性十分重要,八腔小产品要圆形排布,或者考虑用热流道。所有流道需要抛光到SPI—SPEC2。第三节冷却系统(Coolingsystem)1.冷却

8、INSERT及模板的冷却水道不能从模具上方出,并且也尽量避免从操作一侧出,可以分层或者用O‘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