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与生活.doc

有机化学与生活.doc

ID:56985683

大小:1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7-30

有机化学与生活.doc_第1页
有机化学与生活.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与生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中的有机化学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国家正以越来越快的脚步迈向现代化,各行各业都在大步向前。有机化学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有机化学己经在科学领域、经济建设、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使人类在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能、反应以及合成方面将有更新的认识和研究手段;另一方面,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于环境和能源的新的要求,都给有机化学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它提升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得到有效发展。在今天的物质生活中,有机化合物无处不在。例如,医药、有机肥料、食品、炸药、香

2、料、塑料和合成纤维等。对于征服疾病如癌症、控制遗传、延长寿命将起到巨大作用。有机化学的简介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含碳化合物被称为有机化合物是因为以往的化学家们认为含碳物质一定要由生物(有机体)才能制造;然而在1828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在实验室中成功合成尿素(一种生物分子),自此以后有机化学便脱离传统所定义的范围,扩大为含碳物质的化学。分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有机化学在生活

3、中的应用颜色艳丽的染料化学工艺的发展使得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几乎离不开有机化合物。一百多年前,染料来自动植物,自从发现煤焦油以后,鲜艳的合成染料代替了天然染料。1856年Perkin发明第一个合成染料--马尾紫,20世纪50年代。Pattee和Stephen发现含二氯均三嗪基团的染料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上的羟基发生键合,标志着染料使纤维着色从物理过程发展到化学过程,开创了活性染料的合成应用时期。染料已不只限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在油漆、塑料、皮革、光电通讯、食品等许多部门得以应用。广泛应用的洗洁精洗洁精已逐步成

4、为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不管是在公共场所、豪华饭店,还是在每个家庭、大众小吃摊,我们部可以看到洗洁精的踪迹。洗洁精主要的化学成分包括了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醚硫酸钠、泡沫剂、增溶剂、香精、水、色素、防腐剂等。洗洁精拥有强大的去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烷基苯磺酸钠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是中性的,对水硬度较敏感,不易氧化,起泡力强,去污力高,易与各种助剂复配,成本较低,合成工艺成熟,应用领域广泛,是非常出色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以椰子油等植物作为原料的天然洗洁精,这类洗

5、涤品虽然成本和价格相对要高,但对人体和环境都很友好。此外,粉体洗洁精也是很好的选择。粉体洗洁精又“绿色洗洁专家”之称其产品由高效洗洁因子、高活性洗洁酶、环保消毒剂、多元助剂等成分复配而成,无磷配方拥有强效的去油污能,而且粉状配制的简便方式和用途广泛的市场前景。而且在我们生活中一些非常常见的生活用品也可以充当去污小助手。比如食酷,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以及有机酸,能溶解油污,还能杀菌、防霉、去除异味,纸巾:纸纤维可以吸附油性的物质,尤其对液体状的油污吸附力大。用蓬松柔软的纸擦掉碗碟上的油污后,会令清洗更容易。与衣

6、有关的肥皂(C17H35COONa)它是用油脂与烧碱溶液共热经“皂化反应”而制成,合成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由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而制得,它可节约大量的食物油脂,还有各种洗洁精也是不可缺少的,洗衣粉中的辅助剂三聚磷酸钠(Na5P3O10)它能与水中Ca2+Mg2+络合,软化硬水,提高洗涤的白度,但它的大量排放会使湖泊、海湾水体富营养化形成“赤潮”的危害,无磷洗涤剂将推广使用。医药应用提起要我们不难想到古代人面对的是一碗黄褐色的、味道古怪、喝起来苦不堪言的汤药。但现在我们眼前浮现的是五颜六色的片剂。前者称为中药,

7、后者称为西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已经可以利用化学技术,对中草药中含有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研发相对安全稳定并且方便服用的新的中药剂,比如含剂以及冲剂等,对中草药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能充分利用中草药,同时也可以减少熬制的麻烦和时间,为人民带来极大便利。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其有效成分几乎都为有机物,但西药在购买时都会写上分子式或结构式,让人可以一目了然。在实验室合成有机药品:扑炎痛通常做法是用阿莫西宁进行酰氯化,再与对—乙酰胺基苯酚钠进行缩合而合成的。先让阿莫西宁酰氯化(酰基化),再与对-乙酰胺基苯酚钠

8、酯化,让生成的氯化钠进入无机相,与酯层分开,减少可逆发生机率.该反应可以在中性或弱碱(酸)性环境中进行,在低温环境中不断搅拌下反应,成品产率高,副产物少,提纯方便.。合成纤维天然纤维棉花、麻一纤维素(C5H105)n、羊毛、蚕丝一蛋白质人造纤维木竹、草类一纤维素经化学方法提取出来合成纤维聚酰胺纤维一尼龙或称锦纶、聚酯纤维涤纶聚丙烯腈纤维一腈纶或称奥纶(合成羊毛)、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一维尼纶(合成棉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