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_概念_模式与特征.pdf

公共性_概念_模式与特征.pdf

ID:56979654

大小:232.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30

公共性_概念_模式与特征.pdf_第1页
公共性_概念_模式与特征.pdf_第2页
公共性_概念_模式与特征.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公共性_概念_模式与特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行政哲学公共性:概念、模式与特征高鹏程[摘要]公共性与私人性是从原始社会中同时分化产生出来的社会关系性质。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具有公共性的社会领域不断增长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优先性。具体而言,基于对象的公共性、基于环境的公共性和基于结果的公共性是公共性的三种基本模式。公共性具有普遍性、不确定性和意识交互性的三个方面的特征。[关键词]公共性;共同性;历史;模式[中图分类号]C9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09)03-0065-0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加深以及社会交往的从公共的语用来看,公共与多个范围的日常用语相关:增强,公共性越来越成

2、为现代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质。尽管(1)有时指与国家、民族整体范围有关的事务,如公共权力、很多学者对公共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然而公共性的含义还公共行政。(2)有时指与特定集体相关的日常事务,如公共有待澄清之处,把握公共性的概念、模式和特征等内容对于管理。(3)有时也指能够为人们所知道的人们不同意识和公共行政学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意志的相同部分,如公共意志。(4)有时还指政府所处理的一、公共性的词义社会事务,如公共事务。公共性是社会生活特定方面的特定性质,它与私人性从公共的词义和语用分析看,公私范畴是公共性含义相对。从公共的词义看,“公共”同时包含着“公”和“共”两变迁的基本逻辑因素。中国古代很早就以

3、公私范畴来分析[1]个字的含义。在古汉语中,“私,禾也。”。因而,私的本义基本社会问题。韩非曾论到,“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是指庄稼。后来,“私”转指由具体个人所占有的农作物。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2]“公,平分也。八,犹背也。韩非曰:‘背厶为公’。”这就是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私[6]说,公的含义是与私相对立的。可见,公与私是从公私不分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由此可见,公私的[3]的状态中同时分化产生出来的。“共,同也。”因此,共的区分对社会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在社会科学中,公私的边含义是指相同的。具体来说,共的

4、含义有两个方面:(1)共界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是指两个(或多个)实体或关系所具有的相似性,该含义是关系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的基础。从认识主体角度而言的;(2)共是指两个(或多个)实体或关二、公共性的历史系具有同一联系,该含义是从认识对象的实际联系而言的,作为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代,公共性具有不同的含因而与“公”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和“共”连起来使用为义。原始社会是公私未分化的状态。认为原始社会的所有“公共”,最早见于北宋初年薛居正所编撰的《旧五代史》,该制是公有制的观点,实际上是以后来的公私观念来看待原书曾两次提及“公共”:“诏曰:‘皇图革故,庶政惟新,宜设

5、规始社会的所有制而得出的观点。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家[4]程,以谐公共。’”以及“伏以悬科取士,有国常规,沿革之庭开始成为基本生产单位。家庭拥有专属自己的物品和对[5]道虽殊,公共之情难失。”公共在这里的含义和现代的公象的历史事实,是“私”念的历史起源。与此同时,社会中不共的含义非常相似。属于个人或家庭的那些部分就成为早期“公”念的起源。在西语中,公共性起源于拉丁文。古拉丁文中的popli2在以农耕和畜牧为主的传统社会中,土地和牲畜成为cus作为名词有“人民”的意思,作为形容词有“与人民有关人们最重要的私有财产。特定集体的安全和秩序、防止自的”的意思。poplicus后来受pubes(成年人

6、口、成年人)这个然灾害以及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交通和灌溉等就成为重要词的影响变形为publicus,从而有了“成年的人民”的意思。的社会公共事务。14世纪初,这个词在古法语中演变为public。15世纪英语在以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为主的现代社会中,基本中的public来源于法语,16世纪中期,public开始有“社会或生产单位由家庭转变为企业,使原本固化在家庭中的生产社区向所有人开放”的意思。17世纪初开始有“社会”、“社要素逐渐社会化,人力、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等生产要素只区”的含义。到18世纪末,才有公共性(publicity)的含义。有社会化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生产出特定产品来。这些共20

7、09年第3期总第285期65行政哲学同的联系促使社会不断从传统社会的私人性向公共性转重要的趋势,并逐渐获得了自身的优先性。由于人们的社变,其结果就表现为公共性的不断增长以及社会公共领域会活动具有实践性,具体个人总是不断地通过其行为影响的不断扩大。特定的外在对象和环境并形成特定的结果,对象、环境和结由此可见,公共性从无到有、从传统社会消极的公共性果也就成为将人类不断联系起来的基本环节。到现代社会的积极的公共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