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967475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29
《关于小学数学中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应用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小学数学中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应用思考小学数学关于小学数学中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利用思考 摘要:小学阶段,教学活动的展开应建立在学生和老师关系和谐的基础上,重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基于此本文研究小学数学布置作业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两点:教辅材料所占比重偏大;数学作业内容和数量统1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在此基础上探究小学数学中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有效利用措施,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关注此话题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教辅材料;分层次;评价模式 引言:现如今,教育界正大力实行素质教育改革。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进程中,
2、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其实不是作业越多就越好,要把巩固数学知识点和保证数学质量作为根本目的,高度融会学生所学知识点和儿童的心理特点,创新布置作业的方式,履行分层布置作业模式,增进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进程中提高数学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1、小学数学布置作业存在的问题(1)教辅材料所占比重偏大 现如今,社会经济与以往相比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方便,致使人们变得愈来愈怠惰。这其中也包括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商家看重了这点商机,市面上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辅材料。每学期学生的教辅材料不止1套,特
3、别是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对此大部份的老师都表示使用教辅材料能节俭抄题目的时间,有了这个时间,学生就可以多做几道题。很明显这逢迎了大部份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因而就会买很多教辅材料。但事实上,虽然这个动身点是好的,但是却疏忽了1个问题,就是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大部份小学阶段的儿童都缺少自觉性。只有极少数的孩子能管住自己,而大不部份的孩子都需要成人的看管。传统模式下,题海战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比较经常使用,但是这类训练方法致使学生理解能力不佳。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做资料式的题目时,缺少思考,对题目的理解不够透彻,所以适当作1些需要抄
4、写在作业本上的习题也很有必要[1]。 (2)数学作业内容和数量统1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工作遭到教育评价管理水平的影响,对作业量有1定要求。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小学布置的作业都有统1标准。标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是内容,2是数量。如此1来,教师对作业量的控制就比较容易,批改作业也比较容易。这类1刀切的作业布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疏忽了学生的差异。个体成长环境不同,致使发展情况的不同。数学作业内容统1,数量统1,有些学生能很容易完成,而另外一部份学生全部完成这些作业就有很大困难。另外作业标准统1也意味着数学作业失去了针对性。
5、这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会致使优等生产生优越感,但是对学困生来讲,他们却很难看到成功希望,而终究失去对学习的进取心。 2、小学数学中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有效利用(1)分层次分种别布置数学作业 小学阶段,为学生布置数学作业应当分种别分层次,如此1来,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能看到成功的希望,也就都能体会到成功喜悦。针对学困生,应当为他们布置比较基础的题目,而且教师还应当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从而到达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目的。针对班级内部的中等生,应当布置1些综合利用类的作业。针对班级内部的优等生,则应当布置1些综合性比较强、有探
6、究性质的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创造,给出正确答案。数学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有1定针对性,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这也是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尊重,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虽然这会在1定程度上加大教师的工作量,但是看到学生在1每天进步,老师也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分层充分,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效联系 在分层次布置数学作业的进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之间展开交换活动。教师充分了解不同小组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辅导和帮助。制定的学习体系应当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展开学习活动。把正确的学习
7、方式教给学生,增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对数学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虽然小学阶段,数学教材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事实上降解的数学实质性问题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知识,其实不能满足大部份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所以教师在讲授课本上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引入1些课外的知识。使得学生能进行课内课外的联系性学习活动。保证学生能更好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也构成1种能延续发展的能力[2]。 (3)重视对学生思惟、分析、理解能力的有效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会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由于学习方式不同,学生也会读所学知识
8、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应当应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每个独特的个性都表示尊重。把每位同学的实际学习水平斟酌在内,实现灵活布置数学作业的目标。以思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为根据,对学生分层。按能力强弱把学生分成A、B、C3层。教学任务是简单的标记、理解练习和探究问题。比如在学习“圆柱体的体积”相干知识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