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926715
大小:21.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25
《《创新者的窘境》读书笔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是机遇还是挑战——《创新者的窘境》读书报告一、内容概要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为什么失败”。作者深入分析,得出一个结果就是,管理的更好、工作更努力、决策更可靠,却有可能导致企业衰落。这一部分也解释了本书的名字,创新者正面对一个两难困境,管理层所做出的合乎逻辑的、强有力的决策,对企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也正是这些决策可能会成为他们失去领先地位的原因。第二部分为“管理破坏性技术变革”。作者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试图解决这一难题。管理人员应该协调好延续性技术和破坏性技术,一方面是要保证企业近期内的健康运
2、行,另一方面,还要动员足够多的资源,关注那些突破性的技术进展。简单来说,优秀大企业会受到主流消费者抵制、投资者抗拒、企业价值链制约和组织结构限制等原因,难以进行破坏性创新,只能选择延续性创新。而小型企业不受这些因素限制,没有顾虑地大胆进行破坏性的技术创新后,从小众市场逐渐步入高端市场,并颠覆传统大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这个论断是作者多年前提出来的,那时候创新创业还是一个刚刚出现的概念,但克里斯坦森就有了这样的眼光,并且还非常系统的树立了一个体系,能够将许多企业带入来证明。“手机巨头”诺基亚的轰然倒塌、“胶卷霸主
3、”柯达的黯然倒闭、全球最大能源交易商安然的破产保护等,无不印证着书中所述这条诡异的“魔咒”。另外本文还举了几个正面的案例,如本田的“超级幼兽”摩托车、英特尔公司的微处理器、水力开凿机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在他们各自的领域,改变了市场的价值主张,重新定义了竞争的前景。二、如何看待破坏性创新破坏性的创新是有风险的,它不一定都是积极的、正确的、可以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比如摩托罗拉公司推行的“铱星计划”,给这家科技巨头公司带来了不可承受的财务负担。正是这种不可预期性,任何一个成熟的企业或政府部门都十分慎重,为求保
4、险而踟蹰不前。但破坏性技术的劣势也是它的优势,它所开辟的小市场,最终往往会发展成为主流市场而取代企业原来所掌控的市场。高处不胜寒,领头羊所要承受的压力,比那些努力想要赶超它的企业大得多。对于后者,没有得到就无所谓失去;而对于前者,已经得到,反而更加害怕被人抢走。管理者因为害怕失去现有主要顾客,所以集中资源来满足与迎合消费者需求,以此来保持现有竞争力,获取更高的利润。由此可见,企业的发展往往被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牵着鼻子走,这种受制于客户的“需求决定供给”模式,导致企业的资源和资金流向为外部条件所控制。企业遵循了
5、游戏的规则,却也被这种规则所束缚。守业更比创业难,企业要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一是抢占现有顾客,保持已有市场份额;二是开辟空白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前者,需要延续性技术,后者,则需要破坏性技术。在书中,克里斯坦森罗列了4大破坏性技术原则:①企业的资源分布取决于消费者和投资者;②小市场并不能解决大企业的增长需求;③无法对并不存在的市场进行分析;④技术供给可能并不等同于市场需求。作者认为,管理者只有努力去理解适用于破坏性技术的自然法则,并利用这些法则来创造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才能走向成功。书中列举了许多不同类型企
6、业应对破坏性技术的案例,比如惠普公司“自杀以求生存”的做法。三、思考与启示对于这本书,有这样一个评价:“让志在必得者战战兢兢,让犹豫不前者胸有成竹,掀起激荡决策者的脑力风暴,给自己的思维来一次升级。”这让我联想到《三体》的最后,人类和三体人的对话。 “太阳快落下去了,你们的孩子居然不害怕?”“当然不害怕,她知道明天太阳还会升起来的。”就像人类不恐惧太阳消失,我们也对很多事物形成了理所当然的惯性思维,这将成为创新和破坏性技术的障碍。信息化的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化的浪潮下,变革既发生在那些发展迅速的行业
7、,也发生在发展缓慢的行业;既发生在制造业,也发生在服务业。作为消费者,我们很多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企业需要用第一性原理去思考底层的需求,不能单纯被用户牵着走。比如支付宝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方式,而不是我们消费方式改变,创造了支付宝。这一点上,腾讯内部的赛马机制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如微信、王者荣耀最初都是出自于不受重视的较边缘部门,但却分别让腾讯拥有了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以及巨大的现金收入。所以企业要围绕市场做创新突破,而不是一味寻求技术突破。对大企业而言,需要分拆小团队,去试水新市场,由于团队规
8、模小,这样很容易满足小机遇和小收益,同时保持独立的文化、价值观,实现连续性创新。在美国硅谷,技术创新就大多来自小团队,小团队更容易自我激励,特别是创业团队,因为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反而能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所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要学会让内部作战单元变小,利用企业的资源给内部团队赋能。虽然我们知道了更灵活、更具创业精神的企业才能把握产业增长的下一波浪潮,但何时需要舍弃看似规模更大利润更高的市场,转而发展细分市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