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

苏教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

ID:56887796

大小:62.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7-19

苏教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1页
苏教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2页
苏教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3页
苏教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4页
苏教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小学数学六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第五单元认识比教学调整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包括比的意义、比的表示方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按比例分配问题和实践活动。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第一,编排四道例题教学比的基础知识。前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教学比的意义,先认识两个同类量的比,再认识两个不同类量的比,逐渐建立比的概念。后两道例题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从化简整数比到化简分数比、小数比,使比的概念得到深化。有了这些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能解决不同情境里的、不同方式呈现的按比例分配问题。第二,联系生活和已有经验,建构比的知识。教学比的意义和性质,有大量资源可

2、以利用。例如几种物体的份额关系、常见数量关系等。教材用比表示果汁和牛奶的杯数关系,表示白色方格与红色方格的个数关系;利用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总价除以数量求单价,理解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联系分数基本性质得出比的性质……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在建立新概念的同时深化原有认识。第三,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要把已知的各部分的比看成各部分的份数,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测量大树、旗杆、楼房的高,要发现并理解“同一时间、相近地点,杆长与影长的比是一定的”。可见,比的概念是解决

3、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教材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具体应用比的知识,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一、写比——感悟意义。在用比表示两个具体数量的关系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表示两个同类数量间的倍数关系,另一种是表示两个不同类的数量间的关系。教材编排两道例题,分别教学这两种情况,然后概括出比的意义。二、求比值——发现比的基本性质。例3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用表格呈现了4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教学活动从写出各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并求出比值开始。先把比值相等的3个比写成等式,再得出比的基本性质。由于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商不变规律

4、的经验,尤其是提示了“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学生理解比的性质应该是顺利的。教材编写放得很开,正是出于上面的考虑。三、转化——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策略。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解决一些常见的、较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能在实际应用中加强比的概念。四、发现、应用规律——实践活动的重心。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比较高,它们的高度很难用尺直接度量,要通过“在同一地点,同时测得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相等”的规律,间接获得。发现和应用这个规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点。为此,教材把活动设计成两部分

5、。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中理解比的意义及比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求比值及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能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按比例分配)。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3、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重点:(1)使学生经历比的概念的抽象过程,掌握比的有关知识。(2)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2、难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

6、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五、课时安排:共6课时课题第一课时比的意义教学调整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68-70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和求比的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比同除法、分数的区别是教学

7、的另一个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例1实物图2、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指出:我们已学会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也会用分数或除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总人数关系。其实,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比。(板书:比)二、学习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对两个数量用除法比较的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板书课题)1、教学比的意义。(1)师:2÷3是哪个

8、量和哪个量比较?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板书)(2)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3)小结: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比。指出: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