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作文.doc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作文.doc

ID:56851364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16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作文.doc_第1页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作文.doc_第2页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作文.doc_第3页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作文.doc_第4页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作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作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作文篇一: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作文700字周五是妈妈送我上学的,虽然一大早就下起小雨来,可是一路上我们都是有说笑的。每天,张杨路上的交通都很糟糕,下雨的时候就更糟糕了,所以我会特别注意妈妈开车的一举一动。我发现,当我们在马路的最里面一条道行驶的时候,有一辆车从道路右边的小区里出来,妈妈前面的车子没有让,可是妈妈却停下来先让它拐出来,然后顺利地在我们前面行了。我很奇怪,妈妈,你为什么要让这辆车先走啊

2、?你看,妈妈前面的车没有让它,如果妈妈也不让,后面的车子也不让,那这辆等着的车子是不是就一直出不来了?如果这个车里也有个小朋友赶着去上学,那她是不是一定会迟到?我觉得很有道理,是的!可是只要妈妈停一下,车就顺利出来了,车里的人也不会迟到了!妈妈没有损失任何东西啊。而且,你不知道,刚才妈妈在变道的时候,后面的司机很礼貌地让了妈妈,妈妈心里很感激呢!所以妈妈觉得,如果我去帮助一下其他的人,他们也会很感激的!6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可是,我们不会再见面

3、啦,感激也没用啊!我觉得很奇怪,帮助妈妈的人并不是妈妈帮助了的人啊!妈妈说,可是如果第一个人帮助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帮助第三个,第三个人又帮助第四个——一直这么下去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很温暖,因为每个人得到他人的帮助,这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很美好!妈妈,你说的好像是真的!我开心地说。篇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学生批改作文,并对作文作出评价,写上评语,这是当语文教师的工作之一。批改作文,写上评语,其实也就是语文教师在写作文。如何将评语写好,的确大有学问。我至今也无法忘怀初当教师时对一位

4、学生的作文所作的“评价”。这位学生在班级里是个好学生,有一次,写的一篇作文是记叙文,所记的是体育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一个场面。他写道:“只见一个同学在终点处朝着那红色的终点线猛冲,就像一条猎狗见到了香肠??”显然,这是一个比喻不当的句子。我在作文评讲课上将这个例子读了出来,换来的,是满堂“轰”的一阵大笑。那位同学的脸红了,头也低下去了。6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在作文讲评或作文批改中,老师往往喜欢举出学生作文中写得发噱的句子或用得不当的修辞手法之类,

5、这看似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殊不知被举到的同学,心里会多么难受!我自己也有这方面的体会。大学里有一位教写作的老师有一次在讲评作文时,把我所写的一篇作文当作反面的例子举了出来,殊不知这是我在读了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之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真真切切地写出来的。但他竟然不加调查,说我是“套用”别人的东西。我无法跟他辨说,但这位老师在我心中的印象,顿时一落千丈。的确,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水平总要高一些,但教师在学生面前,决不是像法官一样对学生的作业作出“判决”,而应像一位兄长,像一个医生,像体育运动中的“教练”

6、,对学生循循善诱,有时甚至要蹲下身子,跟学生作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事实上,现在有不少学生,作文写得很有灵气,很有活力,老师未必能写得出来。不了解这一点,倚老卖老,搬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条”去唬学生,学生未必服贴。想到了这一点,我对于学生的作文,总想尽量地将它的优点找出来,加以肯定,即使作文的优点只有一点而缺点却能找出一大把,教师总也得把这一点优点加以肯定,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你那里找到支撑,得到激励,进而不断地将优点扩大、强化,一步步地前进。这几年,很多报刊杂志让我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还参加了一些

7、作文比赛当评委,我都学习着努力这样做,这决不是“瞎捧场”或做“和事佬”。这里,讲几个小故事。那是16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981年5月的一天,我收到了一封信,信封上写有“若无此人,请退回原处”几个字,他是我过去教过的学生,但因为只上过他班几节课,我已经不记得他了。他也不肯定我就是过去教过他的老师,只是说因为从报上看到了我写的文章才冒昧地写信,他说,“我在初中时,爱好文学与他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他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后来,这位同学来看我,还给我带

8、来了他工作地海南岛的咖啡。还有一次,我到崇明某学校听课,一位老师见到我,显得特别热情,她说:“方老师,我女儿当初在小学读书时写的一篇作文,是你写了点评,在《儿童时代》杂志发表的。”如今,她已经工作,但她还记得当初为她写点评的从未谋面的人。1986年暑假前,我应邀到浙江平阳讲课,参加听讲的人都是当地的教师,其中只有一位高三学生,是学生会主席。这位同学后来就一直跟我联系,二十多年过去了,现早已做了父亲,逢年过节,都会向我祝贺。他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