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困境.doc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困境.doc

ID:56838158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15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困境.doc_第1页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困境.doc_第2页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困境.doc_第3页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困境.doc_第4页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困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困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困境摘要:本文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着手,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简要浅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并相应的提出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些建议与决策。关键词:经济学大学生就业就业观念教育教学5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困境1.1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1.1.1大学生就业环境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变革,大学生就业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出现了大学生待业、失业、无业可就等违常规现象。加之中国高等学校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

2、,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从1999年的108万人猛增到2006年的540万人,7年增长了约5倍;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从1999年的10.5%上升到2004年的19%。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同时,随着1999年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从2003年至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70%、80%、72.6%和70%。据估算,“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600万名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将日趋

3、严峻。1.2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1.2.1失业理论的影响,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从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出发,可以将大学生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前者是指毕业生在临近毕业时自愿选择不就业,他们对去向另有选择,如准备考研、自主创业、出国留学等等。而非自愿失业,则是指愿意就业的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顺利就业。而大学生对于这种情况,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认清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因为目前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期望值偏高,工作要求高薪,环境要求舒适,名气要求响亮,并且相互攀比,这往往导致在择业时

4、受挫。所以大学生应转变、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以找到充分发挥才能的岗位。其次,培养多方面能力,如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大学生在掌握好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通过多渠道全面提高自身素质。1.2.2优化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5根据经济学中的均衡理论,要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就必须要使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两方面相等。学校、学生是供给方,劳动力市场则是需求方,有效需求量和有效供给量的均衡点就是充分就业量。对于这样的现象,用人单位应该在人事制度和

5、用工制度进行改革,使用人单位消减冗员,充分使用无效就业人员,使单位有效就业等于1,这样才能随着产出和需求的增加,而吸纳增量就业人员,充分开发经济建设对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量。在政府部门运行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用较高学历的大学生替代目前较低学历在职人员的人才优化机制,创建多样化的就业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水平和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1.2.3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质量从教育的经济意义讲,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教育的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提

6、供给个人受教育或培训的机会。具体可以分为教育的个人需求和教育的社会需求,个人对教育的需求通常具有多样性和无限性的特点,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接受教育的个人有着不断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主观意愿,同时终身教育的理念也影响着人们去寻求各类受教育的机会。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由于受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表现出较强的层次性和有限性。目前,我国个人投资高等教育的收益率相对而言还是非常高的,所以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十分旺盛,但是由于我国发展中国家的现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还体现出渐进性和有限性。这都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对于

7、这样的境况,可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第一,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适应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第二,面向市场,改变供给结构,高校应该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提高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还应该根据学科的最新发展,及时设置受社会欢迎的新专业;同时,逐步减少落后专业的招生人数;最后,高校还要对劳动力市场人才的需求方向作出大胆预测,提前着手进行对相关人才的培养。第三,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培养高素质人才。改善办学条件,

8、教室、实验室、图书资料等要满足教学要求,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加强教学管理,修订教学计划,重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5第四,改进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大学应该在其学科领域内持续提供高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