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内阅读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清平乐·村居(17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首词的作者是朝词人“清平乐”是。(3分)2.给加点字注音。(2分)清平乐()翁媪()剥莲蓬()亡赖()3.这首词一共写了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用“”画出来。从中我体会到作者重点写的是,从“”二字可以看出。由此可知,我们同时在写几个人、几件事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墨,要有主次详略。(5分)4.“亡赖”的意思是,“溪头卧剥莲蓬”刻画了小儿的神态。(2分)5.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
2、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除本首词外,我还积累了《》《》等词。我能默写出其中一首:二)冬阳·童年·骆驼队(节选)(12分)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字骆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1.先将选文补充完整,冉回答:这篇课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的自传体小说《》的序言。(4分)2.
3、作者写这部自传体小说的原因是什么?用“”画出相关语句。(2分)3.结合课文回答,对本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说明这部小说的出版情况。B.抒发对故乡北京的思念之情。C.赞美骆驼们耐得住寂寞的品质。D.表达远方游子的哀愁与伤感。4.童年已经过去,但选文结尾处却说“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三)晏子使楚(节选)(18分)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
4、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5、。1.“贼”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读音是(z);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除去部首还剩()画。“贼”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偷东西的人;2做大坏事的人;3不正派的;4)狡猾;5很,非常。请给下列词语中的“贼”选择相应的解释。(填序号)卖国贼()贼亮()盗贼()贼眉鼠眼()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并将这些词语的反义词选填到文中括号里。(6分)流离失所一一()垂头丧气一一()大惊失色一一()3.楚王招待使者的宴席上为什么会有囚犯出现?(2分)4.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妙在何处?(4分)5.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用一个成语来表
6、示是:。(2分)(四)草船借箭(节选)(18分)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zhuzu)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nena)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人勿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nulu)手,到江边支
7、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
8、leiléi)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1.用“√”给选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2.用“”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比作。(3分)3.这部分主要写诸葛亮草船借箭的()(2分)A.起因。B.准备。C.经过。D.结果。4.曹操不敢轻易派兵,是因为()(3分)A.东吴兵马多,曹操兵少。B.曹兵是旱兵,不识水性,只能放箭。C.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不知道对方的情况。5.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
9、,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是为什么呢?(4分)6.用“”分别画出曹操和诸葛亮所说的话,从他们各自的话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的人,诸葛亮是一个的人。(4分)杨氏之子(20分梁国杨氏子九岁,.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1。把文言文补充完整2.本文选自南朝的()的《》,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的小说。3解释下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