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717771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05
《现代散文的虚与实.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散文的虚与实一、教学目标:(一)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的关系。(二)掌握由实入虚的阅读散文的技巧。1.充分把握“实”的特点,并抓住富于暗示性的语句,进而理解蕴含在“实”中的“虚”。2.要理解散文中作者所动用的各种手段包括表现手法都是为了使“实”充盈而向“虚”转化和升华。(三)通过散文鉴赏,培养审美习惯,提高审美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技巧。难点:散文作者如何使“实”充盈并富于暗示性而向“虚”转化和升华。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阅读《现代散文的虚与
2、实》,整理有关知识,并联系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领悟散文的阅读技巧。(二)引入1.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本诗写过访不遇之事,却蕴含极深。“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意,而且从中还可以引申出某种哲理性的意蕴:人们在探寻真理或者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受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追求的事物就在眼前,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2.绘画“深山藏古寺”。据说宋代徽宗曾以“深山藏古寺”为题来考画家。第一位画师画出了深山古寺的全景;第二位画师
3、仅仅描绘了密林掩映的深山古寺的一角;第三位画师与众不同,只是描画了一个老僧在山脚下汲水的情景。结果第三位画家的画深得徽宗的赞许。诗好,画好,原因都在于运用由实见虚,虚实结合的表现技巧。可以说虚与实相结合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项重要的审美原则。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正是这种审美原则的形象表述。其实现代散文也非常讲究虚与实的结合。(二)阅读《现代散文的虚与实》:1.整理有关知识(打出幻灯片,便以学生掌握这些知识)(1)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
4、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2)现代散文虚与实的关系:虚实相生。A.散文的着眼点在“虚”,“实”是为虚而设的。B.只有“实”十分充盈而富于暗示性,才可以向“虚”转化和升华。2.感悟散文阅读技巧(1)透过作者的遣词造句充分把握“实”的特点,并抓住富于暗示性的语句,进而理解蕴含在“实”中的“虚”。(2)要理解散文中作者所动用的各种手段包括表现手法都是为了使“实”充盈而向“虚”转化和升华。3.鉴赏示例:阅读《都江堰》第二部分中的一段(打出幻灯片,便以学生阅读,让学生能充分地展开讨论):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
5、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问题:(1)这段文字描写了什么(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虚)?(2)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
6、作用?引导阅读(用幻灯片逐点出示,引导学生阅读、讨论):(1)注意语意近似的词语:乖乖、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驯顺、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可见作者突出都江堰的水富有野性又驯顺的特点。(2)注意暗示性的词语:收伏战。这一词语暗示了人类修建都江堰从而征服了野性的水。作者的赞美之情非常明确。(3)作者在描写过程中为了使“实”充盈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明确:(1)本段描写都江堰的水,突出其富有野性又驯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人征服水的赞美。(2)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
7、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都江堰的水富于野性而又驯顺的特点,表达作者对人征服水的赞美。(三)运用阅读技巧,探讨本单元三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重点解读《森林中的绅士》。(用幻灯片出示问题,以便学生展开讨论)1.探讨《森林中的绅士》中的“实”和“虚”。问题:本文描写了豪猪的形态、动态、神态以及生活状态,文章只是纯粹在描写豪猪吗?引导阅读:(1)把握“实”的特点。注意语意近似的用词:潇洒悠闲、逍遥自在、无所用心、从容自在、不慌不忙、安安逸逸、优游自在。可见作者写豪猪突出了其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2)抓住暗示性很强的语句:可是我因此更觉得
8、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联系前文可知作者认为豪猪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倒致了绝种。(3)领悟作者的暗示。在行文中,作者一再将豪猪和绅士进行类比,并把豪猪比拟为绅士。这恰恰暗示了这些绅士的生活方式正是作者所担忧的,所要否定的。明确:本文作者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