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690687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05
《高中生物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习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学习重点:中心法则——遗传信息流向的途径学习难点: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生物性状的精细调控学法策略指导:先通读教材,再完成预习案中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预习案1.中心法则的内容:遗传信息可以从流向,即DNA的;也可以从流向,进而流向,即遗传信息的和。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通过控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如白化病等。(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如镰刀型细胞
2、贫血等。我的困惑:探究案: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中心法则的提出大家试想一下,克里克的猜想存在什么遗漏之处?2、中心法则的发展[资料分析]大家认为克里克的中心法则应该做什么修改?1965年,科学家在RNA肿瘤病毒里发现,能对RNA进行复制。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它能以为模板合成DNA。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引起的。[讨论]你认为这些资料是否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你能不能试着画修改后的中心法则?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实例分析]a.、豌豆的圆粒和皱粒: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
3、NA序列编码淀粉分支酶的正常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不能正常合成正常合成蔗糖不能合成为淀粉,蔗糖含量升高蔗糖合成淀粉,淀粉含量升高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淀粉含量高,有效保留水分,豌豆显得(性状:皱缩)圆鼓鼓(性状:)b、白化病: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表现出怕光等行为。人类的肤色就是由黑色素的含量多少决定的。酪氨酸酶基因酪氨酸酶酪氨酸黑色素由这两个实例大家可以总结出什么共同点?结论:。c、囊性纤维病:该病是北美白种人中常见的一种
4、遗传病,主要表现为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的黏液堵塞,常于幼年死于肺部感染。研究表明:其病因是一个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正常人的红细胞呈中央微凹的圆饼状,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患者的红细胞是弯曲的镰刀状。(P80)这样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控制血红蛋白形成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变化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红细胞呈镰刀状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大家再总结一下,这两个病例有什么共同点?结论:。三.细胞质基因:1.什么是细胞质基因?2.细胞质基因的
5、遗传有什么特点?四.小结: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间接作用:基因酶或激素细胞代谢性状(2)直接作用:基因结构蛋白细胞结构性状总之,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等方面的性状主要是由蛋白质体现的,蛋白质的合成又受基因的控制。所以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控制生物性状的因素生物体的有些性状是受到单基因控制的,而有些性状不仅由一个基因控制,可能由多个基因来决定(如人的身高、血压、智力、长相等);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实现的;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型,基因型是生物发育的内因;而环境条件是
6、外因,表现型是生物发育的结果,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3、画概念图构建基因、蛋白质、性状三者关系的概念图细胞代谢控制控制控制我的收获:。训练案1.中心法则是指()A、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B、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过程和表达过程C、DNA复制以及转录和逆转录的过程D、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翻译的传递过程2.DNA分子的基本功能是遗传信息的()A、储存和表达B、传递和表达C、储存和传递D、转录和翻译3.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1982年科学家发现RNA可复制 B.1957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一种结构异
7、常的蛋白质引起的 C.1965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D.1970年科学家发现逆转录酶4.囊性纤维病的实例可以说明( )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DNA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必然改变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5.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
8、B.基因在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上是互不干扰的 C.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 D.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6.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处理6~24h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此实验不能说明( ) 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