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ID:5665402

大小:29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1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计划_第1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计划_第2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计划_第3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计划_第4页
资源描述: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InorganicNonmetallicMaterialEngineering一、培养方案(一)本科学制基本学制四年(二)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应用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四)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

2、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业基础知识、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型及加工的基础知识、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品的检测、选用及正确选择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初步能力,具有文献检索的能力;了解本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够在本专业学习中熟练地应用。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7.具有独立获取知识、

3、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较强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五)专业定位与特色本专业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目标为培养具备粉体材料、混凝土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可从事各类无机非金属材料研发、制造、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或从事教学工作。(六)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主干课程: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现代材料分析技术、粉体加工与制备、无机材料热

4、工设备、混凝土工程与技术。-4-(七)学位课程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8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96Ⅲ大学英语读写译(A)Ⅰ-Ⅳ8128Ⅰ-Ⅳ高等数学(A)Ⅰ-Ⅱ11176Ⅰ-Ⅱ大学物理(A)Ⅰ-Ⅱ7.5120Ⅱ-Ⅲ无机化学(B)580Ⅰ、Ⅱ物理化学(B)696Ⅲ、Ⅳ无机材料科学基础580Ⅴ现代材料分析技术348Ⅶ无机材料物理性能348Ⅵ机械设计基础(B)464Ⅴ工程制图(B)348Ⅱ电工与电子技术(B)464Ⅳ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464Ⅵ无机非金属热工设备232Ⅶ粉体加工与制备348Ⅶ混凝土工程与技术232Ⅵ合计79.

5、51272(八)培养方案基本框架1.基本框架-4-2.框架的总体要求说明性质属性必修限选任选合计学分学时(周)学分学时(周)学分学时(周)学分比例%学时(周)课程教学通识基础人文社科3048023282.5611382自然科学40.5710232文化素质综合8128学科基础学科专业基础355843828632经济管理348专业教育111764641511240其中实验(上机)教学178(28)8(8)占课程教学学分比例%8669100课程教学小计116.51950711212192135.5742254实践教学小计4242周422342周专题教育小计664合计164.

6、5712183.5注:(1)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训练、生产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专业课程实践训练、毕业设计。(2)主要专业实验:材料科学基础实验,专业课程综合实验。3.课程配置流程示意图毕业设计或论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实践训练专业综合实验学科基础课程实践训练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技术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现代材料分析技术工程参量检测与控制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或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物理化学大学化学军训工程训练-4-(九)指导性学时安排计划学年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7、学期ⅠⅡⅢⅣⅤⅥⅦⅧ教学周1920202020202017课程教学周17151617161613-实践教学周232122517课程教学理论学时256382330280308240216-实践学时1650443236-8-学分22312721.522.518.520.517周学时16292318201517-注:学分为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之和,“+”后为该学期建议修读的选修课学分。周学时不包括公共选修课学时。(十)毕业标准及学位要求1.毕业标准(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2)修满本计划各项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83.5分;(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