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pdf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pdf

ID:56489103

大小:12.71 MB

页数:64页

时间:2020-06-25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pdf_第1页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pdf_第2页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pdf_第3页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pdf_第4页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20120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消费、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ChinaEcologicalFootprintReport2012世界自然基金会顾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保组织之一。拥有全世界将近50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一百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祝光耀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我们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吉姆·利普(JamesP.Leape)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彭培德(PeterBeaudoi

2、n)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研究陆地表层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研究所,是我李琳国地表过程与要素相互作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领机构和资源环境基础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区域发展、资李佐军源利用和生态建设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它的主要部门包括自然地理与全球变化研究部、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部、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等。作者:全球足迹网络谢高地全球足迹网络(GFN)致力于通过推广生态足迹这一资源核算工具,来推动可持续发展

3、的科学研究。曹淑艳在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全球足迹网络通过协调研究、发展方法学标准和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资源核算账户进一步提高和应用这一科学以帮助人类经济在地球生态承载限度内运转。杨奇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夏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定位在围绕农业、范志勇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及其人与自然协调并存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在珍稀濒危动物保护、有害动物控制、资源动物可持续利用、动物疾病预警与防控、生殖与发育生物学、动物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陈波平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周爽伦敦动物学会长有德伦敦动物学会(ZSL)创建

4、于1826年,是集科研、环保和教育于一体的国际机构,并以保护全球物种极其栖息地为己任。伦敦动物学会运行着两座动物园:ZSL伦敦动物园和ZSL惠普斯奈德动物园。伦敦动盖力强物学会在世界范围内活跃地开展着有关物种的实地保护研究和项目。顾惜思(SethCook)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中国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SarahHumphrey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门内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文华宫1609室邮编:100101邮编:100006http://english.ioz.cas.cnwww.wwfchina.org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伦敦动物学会北京市朝阳区

5、大屯路甲11号ZoologicalSocietyofLondon邮编:100101Regent’sPark,LondonNW1http://www.igsnrr.ac.cn4RY,UKwww.zsl.org/indicators全球足迹网络www.livingplanetindex.org312ClayStreet,Suite300Oakland,California94607,USAwww.footprintnetwork.org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目录前言1报告摘要3第一章现状透视篇:中国的生态足迹、水足迹与地球生命力指数5生态足迹7全球背景8中国的生态足迹12中国大

6、陆各省份的生物承载力与生态足迹15中国生态足迹的全球影响23水足迹26生产水足迹27消费水足迹28水压力29地球生命力指数30全球地球生命力指数30中国地球生命力指数31中国地球生命力指数研究案例33第二章驱动因子分析篇:消费、资源强度与城镇化37人口、消费与资源强度39城镇化与生态足迹挑战43发展与生态足迹45第三章政策建议篇:中国向绿色发展转型49附录一技术说明56附录二名词解释58附录三参考文献59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前言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然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以过度消耗资源、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违背科学的发展,

7、是不可持续的;只有把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既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挑战,也迎来了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新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的难得机遇。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将建设生态文明——一种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为内涵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