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生态承载力、城市与发展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生态承载力、城市与发展

ID:37549533

大小:6.77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5-25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生态承载力、城市与发展_第1页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生态承载力、城市与发展_第2页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生态承载力、城市与发展_第3页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生态承载力、城市与发展_第4页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生态承载力、城市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生态承载力、城市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本报告与以下技术合作伙伴:机构合作完成:发展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均收入增100%长了50多倍。再造纸生态承载力1961年以来,中国的总生态2010承载力一直在增长,但是中国仍然属于全球人均生态承载力较低的几个国家之一。2010中国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报告2010中国的人均生态资源需求量已经超过了全球人均生物承载力,中国尽管这一时间比全球人均生态足迹超过人均生物承载力的时间晚水了约30年。生态承载力、城市与发展中国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压WWW.WWFCHINA.ORG力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及长江、黄河下游

2、地区。©GettyImageswww.wwfchina.org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顾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是1992年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的由中外方高层人士与祝光耀权威专家学者组成的高级国际咨询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交流传播国际环发领域的成功经验,针对中沈国舫国环发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向中国政府提出前瞻性、战略性、预警性政策建议,支持促进中ArthurHanson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JamesP.LeapeIsabelleLouis世界自然基金会欧达梦/DermotO’Gorman世界自然

3、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保组织之一。拥有全世界将近50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一百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作者: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我们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李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谢高地曹淑艳罗志海技术合作伙伴:SarahHumphrey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升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研究陆地表层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研究盖力强所,是我国地表过程与要素相互作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领机构和资源环境基础科

4、学数据中心,是国李海英家区域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它的主要部门包括自然地理与全球变化BradEwing研究部、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部、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等。全球足迹网络全球足迹网络(GFN)致力于通过推广生态足迹这一资源核算工具,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在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全球足迹网络通过协调研究、发展方法学标准和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资源核算账户进一步提高和应用这一科学以帮助人类经济在地球生态承载限度

5、内运转。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门内文华宫1609室邮编:100006www.wwfchina.org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邮编:100035www.cciced.net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邮编:100101http://www.igsnrr.ac.cn全球足迹网络312ClayStreet,Suite300Oakland,California94607,USAwww.footprintnetwork.org目录前言02一.报告概要04二.引言08三.人类生态足迹

6、:全球与亚太背景13四.中国的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16五.城镇化与生态足迹的挑战24六.中国生态足迹的国内影响27七.发展与生态足迹29八.中国生态足迹的全球影响32九.水足迹38十.中国:向可持续发展转型42技术说明45参考文献47前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运转,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永续生存与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阶段,未来的二十年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在发展模式、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上的

7、选择将决定中国能否在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内永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中国政府的发展目标。生态足迹是一个用来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消耗的有效工具,它可将地区生物资源供需状况加以量化,从而强化各级政府的生态保护意识,为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生产、消费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自2008年发布首份中国生态足迹报告之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再度合作,共同发布第二份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旨在持续探讨中国生态足迹状况及发展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生态足迹与生物承

8、载力之间的关系,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