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48784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1
《幼教论文:借“游戏”平台,构筑亲子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幼教论文:借“游戏”平台,构筑亲子桥幼教论:借“游戏”平台,构筑亲子桥 【摘要】3——6岁的孩子正处于玩的时刻,在这阶段孩子“玩”的方式有多样、品种有多种。在成人的眼中,孩子这种无拘无束、杂乱无的“玩”是浪费时间、殊不知孩子的很多本领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习得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要珍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玩具游戏幼教论文:借“游戏”平台,构筑亲子桥幼教论:借“游戏”平台,构筑亲子桥 【摘要】3——
2、6岁的孩子正处于玩的时刻,在这阶段孩子“玩”的方式有多样、品种有多种。在成人的眼中,孩子这种无拘无束、杂乱无的“玩”是浪费时间、殊不知孩子的很多本领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习得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要珍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玩具游戏幼教论文:借“游戏”平台,构筑亲子桥幼教论:借“游戏”平台,构筑亲子桥 【摘要】3——6岁的孩子正处于玩的时刻,在这阶段孩子“玩”的方式有多样、品种有多种。在成人的眼中,孩子
3、这种无拘无束、杂乱无的“玩”是浪费时间、殊不知孩子的很多本领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习得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要珍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玩具游戏幼教论文:借“游戏”平台,构筑亲子桥幼教论:借“游戏”平台,构筑亲子桥 【摘要】3——6岁的孩子正处于玩的时刻,在这阶段孩子“玩”的方式有多样、品种有多种。在成人的眼中,孩子这种无拘无束、杂乱无的“玩”是浪费时间、殊不知孩子的很多本领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习得的。《3
4、——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要珍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玩具游戏亲子 【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又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要珍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可见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父母都遵循工作忙的借口将孩子托付给祖辈照
5、顾,而给予孩子的亲子游戏时间少的可怜,他们觉得陪伴孩子游戏就是浪费时间,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购买一些玩具让它们陪伴孩子或者让孩子早早加入各类兴趣班的行列,殊不知亲子游戏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家长和儿童共同游戏为形式的一种活动。 一、成人对“玩具”的认识 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幼儿大多都是80后的孩子,生活条好了,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给孩子“游戏”、“玩”的物质条也要提高,于是商场中那些昂贵的玩具成为他们的首选,他们认为玩具越是贵、越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越能体现自己对孩子智力的重视、越是自己表达爱的方式
6、,其实这是误区。 什么才是适合孩子探索的,并不是那些昂贵的才是最合适的。众所都知孩子的学习是在手脑并用的操作中才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木质积木、插塑、棋类等操作性强并且具有较大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的玩具。如小班年龄的孩子他们的动作发展不够协调、小肌肉不是很稳定、手眼协调能力差,我们在桌面游戏中可以提供给他们面积较大的积木、软塑、橡塑拼图、穿线板等帮助他们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小班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的玩具,这些都可帮助他们达到认识色彩、匹配色彩等目的;而中大班的幼儿想象力开始扩展,思维能力逐步提
7、高,于是我们就可以多提供一些半成品的辅助材料,如硬纸板、彩色小棒、小轮子、扭扭棒等让幼儿充分利用,创造属于他们的“玩具”,如:牙膏车、花片篮子等等,而不是单一的给予他们一些成品,这些成品玩具也许一周内是他们的宝贝,但过了一周乱丢乱放的现象也是随处可见的,只有那些自己创造的玩具才会珍惜,随时可以拿出玩一玩。 二、成人对“游戏”的认识 成人眼中的幼儿游戏就是在一定的框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情节、内容,组织起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其实这是错误的。幼儿的游戏是自发的、是内在驱动力产生的,是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
8、择游戏内容、安排游戏进程,按自己的体力、智力和能力进行的各种活动,大多数幼儿的游戏都是无意间产生的,他们是游戏的主宰者,可以自由选择游戏伙伴、材料……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除了享受无拘束的游戏过程,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学习能力。如午后散步,到草坪休息,一只躲藏在草缝间的蜗牛被孩子新奇的发现,于是三五一群寻找“蜗牛足迹”的游戏就在孩子之间开展了起。因此作为家长、教师的我们,应该支持幼儿的自发游戏,给予他们充分的游戏时间、欣赏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探索和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