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重点)PDF.pdf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重点)PDF.pdf

ID:56482292

大小:564.87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6-24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重点)PDF.pdf_第1页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重点)PDF.pdf_第2页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重点)PDF.pdf_第3页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重点)PDF.pdf_第4页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重点)PDF.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重点)PDF.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仪器分析》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化学分析: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2、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3、标准曲线: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4、线性范围: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5、灵敏度: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6、检出限: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7、统计权重:g=2J+1表示支能级的简并度,叫做统计权重。8、禁戒跃迁:不符合光谱选择定则的

2、跃迁叫禁戒跃迁。9、光谱支项:把J值不同的光谱项称为光谱支项。10、共振线:在所有原子谱线中,凡是由各个激发态回到基态所发射的谱线。11、灵敏线:灵敏线是指有一定强度,能标记某元素存在的特征谱线。12、最后线:最后线是指当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1-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几条谱线。13、分析线:对每一元素,可选择一条或几条(2~3条)灵敏线或最后线来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这种谱线称为分析线。14、热变宽:由原子在空间做相对热运动引起的谱线变宽。15、压力变宽:由于同种辐射原子间或辐射原子与其它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和电子等

3、)间的相互碰撞而产生的谱线变宽。16、光谱通带:单色器出射光束波长区间的宽度。17、特征浓度:能产生1%吸收(即吸光度值为0.0044)信号时所对应的被测元素的浓度。18、特征质量: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0.0044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元素的质量。19、共振原子荧光: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辐射与发射的荧光波长相同时,产生共振荧光。20、非共振原子荧光: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辐射与发射的荧光波长不相同时,产生非共振荧光。21、振动弛豫:在同一电子能级中,激发态分子以热-12的形式将多余的能量传递给周围的分子,以10s极快速度,降至同一电子

4、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上,这一过程称为振动弛豫。22、内转化:当两个电子能级非常靠近以至其振动能级有重叠时,常发生电子由高能级以无辐射跃迁方式转移至低能级。23、荧光发射:处于第一激发单重态最低振动能级中的电子以辐射跃迁的方式返回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所发射出的光辐射称之为荧光,此过程称之为荧光发射。24、系间窜跃:激发单重态与激发三重态之间的无辐射跃迁。当不同多重态的两个电子能层有较大重叠时,处于这两个能层上的受激电子的自旋方向发生变化,产生无辐射跃迁,该过程称为系间窜跃。25、磷光发射:处于第一激发三重态最低振动能级中的电子以辐射跃

5、迁的方式返回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所发射出的光辐射称之为磷光,此过程称之为磷光发射。26、猝灭:激发分子与溶剂分子或其它溶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发生能量转移,使荧光或磷光强度减弱甚至消失。这一现象称为猝灭,又称为外转换。27、延迟荧光:处于激发三重态的某些分子还可以通过热激发又一次系间窜跃回到激发单重态,再通过发射荧光回到基态,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较长,这种荧光称为延迟荧光。28、荧光激发光谱:固定测量波长为荧光最大发射波长,然后改变激发波长,根据所测得的荧光强度与激发光波长的关系,即可绘制激发光谱曲线。29、荧光发射光谱:固定激发光波长

6、为其最大激发波长,然后测定不同的波长时所发射的荧光强度,即可绘制荧光光谱曲线。30、内部重原子效应:当分子中引入重原子取代基,使磷光增强,这种作用称为内部重原子效应。31、外部重原子效应:含重原子的溶剂(如碘乙烷、溴乙烷),增大了系间窜跃(S1T1)跃迁的几率,使磷光增强,这种作用称为外部重原子效应。32、生色团:在紫外可见区能产生吸收,含有不饱和键的基团称为生色团。33、助色团:一些基团,它们本身并不产生吸收峰,但是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会使生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且增加其吸光度,这些基团称为助色团。34、试剂空白:当

7、显色剂或其他试剂在测定波长处有吸收时,采用试剂做参比(不加待测物),称为试剂空白。35、液接电位:当两种不同组分的溶液或两种组分相同,但浓度不同的溶液相接触时,离子因扩散而通过相界面的速度不同,相界面有微小的电位差产生,称为液体接界电位,简称液接电位。《仪器分析》重点整理36、浓差极化:由于电极表面离子的浓度与溶液本体浓度不同而使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称为浓差极化。37、电化学极化:因电化学反应本身的迟缓而造成电极电位偏离可逆平衡电位的现象称为电化学极化。38、指示电极:电极的电位随着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活度变化而变化,称为指

8、示电极。39、参比电极: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电极电位不随溶液中被测离子活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基本恒定电位值的电极称为参比电极。40、钠差(碱差):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大于10或钠离子浓度较高时,pH的测定值低于实际数值,产生负误差,称为碱差或钠差。41、酸差:用pH玻璃电极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