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上课ppt精华实用版.ppt

《逍遥游》上课ppt精华实用版.ppt

ID:56454401

大小:3.78 MB

页数:65页

时间:2020-06-18

《逍遥游》上课ppt精华实用版.ppt_第1页
《逍遥游》上课ppt精华实用版.ppt_第2页
《逍遥游》上课ppt精华实用版.ppt_第3页
《逍遥游》上课ppt精华实用版.ppt_第4页
《逍遥游》上课ppt精华实用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逍遥游》上课ppt精华实用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逍遥游《庄子》“逍遥”,也写作“消摇”。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那就是逍遥。“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有个故事,说明个体如何与“道”为一。楚国有个猎户,上山打猎回来,发现自己的弓丢了。家人催促他赶快上山找回来,可猎户却若无其事地说:“算了,楚人丢了,楚人捡,还去找什么?”本事传到鲁国,孔子说:“如果去掉‘楚’字,说‘人丢了,人捡’,就更有意义了。”庄子知道了此事,他说:“如果再去掉一个‘人’字,说成‘丢了,捡了’,其意义就更大了。老子与庄子道

2、家的两位大师猎户失弓一事,体现了三个层次的思想境界。猎人面对损失,想到只要是国人能从自己的损失中获利就不是损失,这是胸怀全国的思想境界;孔子认为只要有人能从自己的损失中获得利益,都不是损失,这是胸怀世界的思想境界;庄子认为自己的损失能使任何事物获利都不算损失,这种境界已经超出人的范畴了。如果按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观点,猎人的思想境界是道德境界;孔子的是道德境界中的最高境界;庄子的则是天地境界。启示:一事当前,应抬高视野,把目光投得更远些;拉宽心境,把心胸放得更宽些。这样,我们的内心也就更加宽松自由了。老子与庄子课文学习重点①理

3、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②了解庄子想像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③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④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dú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

4、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所束缚,我宁愿终身不做官,以便畅快我的志向。背景材料造成庄子思想的社会原因:他生活的年代,正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诸侯国混战。庄子的主观原因:庄子对社会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但他对自己无力改变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庄子有两种选择:入世与出世,庄子选择了出世,他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庄子的主要思想有

5、“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庄子》一书有52篇,现存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计33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著,外

6、篇、杂篇为庄子后学著。因唐玄宗尊庄子为南华真人,故《庄子》又称《南华经》。庄子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艺术风格。至于书中的悲观、消极、无为的一面,我们应该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庄子的经历加以理解和批判。《庄子》关于《逍遥游》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品,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全文分两大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总论,课文一连运用了几个寓言故事,层层铺垫,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有所待”而失去自由,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

7、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了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听课文录音课文学习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坳堂(ào)草芥(jiè)夭阏(è)決起(xuè)蜩蝉(tiáo)舂粮(chōng)蟪蛄(huìgū)大椿(chūn)斥鴳(chìyàn)泠然(líng)万仞(rèn)蓬蒿(hāo)听课文朗读,积累字音第一部分: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第二部分: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

8、(亦不自由)第三部分: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课文思路疏通、翻译课文第一部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