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1.4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人教版 .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 1.4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人教版 .doc

ID:56442418

大小:9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4

七年级地理上册 1.4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人教版 .doc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1.4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人教版 .doc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1.4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人教版 .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1.4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人教版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时间课题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型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地形图中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并引出绝对高度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钓鱼岛是我们国家的神圣领土,有位爱国人士要出海保卫钓鱼岛,把五星红旗插到岛的最高处,出发前搜集了一幅钓鱼岛的地形图,这下他犯难了,地形图怎么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帮助他,这节

2、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形图的判读》二、教授新课首先请大家先自己阅读课本24——26页文字,并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1、海拔和相对高度(1)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2.等高线地形图(1)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做,把海洋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2)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过渡:不错,刚才大家预习的效果很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把这些问题再更加详细的探讨一下,首先是第一个问题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区别。板书:一、会读图上的高度设疑:小甲和小丁各自站

3、在自己所在位置测得甲山和丁山的高度都是1000米,可是图上显示甲山确实比丁山高,这是为什么?电脑出示动画:地面高度的测量学生观察比较:地面高度的测量有几种方法有几种?它们的测法有什么不同?归纳小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板书:1、海拔2、相对高度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表示地面高度的方式有海拔和相对高度,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用三维仿真模型在电脑上演示等高线的形成原理板书:二、绘制等高线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

4、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板书: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提问:根据电脑出示图片归纳,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归纳小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板书:(一)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

5、线表现也不一样。阅读书25页图1.36“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示意图”借助课件,并做一定的讲解山地不同部位名称(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板书:(二)山地不同部位形态: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填充图册12页1(1)总结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特点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降低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等高线向高处凹入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三、课堂小结本课讲述了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重点是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认,我们要熟练的在图上找出山顶、山脊等地形,并学会基本的运用。四、练习巩固五、作业:根据地理图册的介绍课下自己动手操作

6、,用土豆切割。并画出等高线板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一、会读地图上的高度1.海拔  2.相对高度二、绘制等高线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坡缓;等高线密集→坡陡。(二)山体不同部位的地形形态: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