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学案 川教版.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学案 川教版.doc

ID:56440016

大小:9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4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学案 川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学案 川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学案 川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7课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点击新目标1、记住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理解这些科技、史学巨著在各自学术领域的地位与价值。3、通过对李时珍、宋应星、司马光的学习,培养学生勤奋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衔接旧知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在长城上传递。请问:1、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秦长城还是明长城?2、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完成表格,从作者、朝代、巨著名称、内容、类型、价值等几个方面归纳比较。作者朝代巨著名称内容类型价值[合作探究]1、议一议①《本草纲目》有何鲜明特点?②为什么李时珍能编著出如此恢弘的巨著?③他有哪些品德值得我们学习?教师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总结。2、想一想我们在中国古代史的上册中还讲到了哪些医、药学著作及人物?3、说一说①被欧洲学者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什么书?②为什么这样评论他?③宋应星为何能写成这部科学经典著作?教师解释“天工”、“开物”4、比一比①史学界把司马光同司马迁并称为中国古代史学界的“二司马”,由他们编著的两部书称作“史学双璧”。由学生讲有关司马光的故事。②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完成表格《史记》《资治通鉴》作者或主持编写者写作时代内容体例价值[课堂小结]学生朗读表格内容并记忆达标测评 1.“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此河”是指(    )    A.黄河    B.淮河 

3、   C.大运河    D.海河2.从余杭(今杭州)出发,沿运河乘船直达洛阳,这件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3.元朝时,从杭州沿运河向大都运粮食,其间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    A.扬州    B.直沽    C.洛阳      D.东平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洛阳    B.苏州    C.徐州    D.杭州5.“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说的是(    )    A.长城        B.故宫    C.赵州桥    D.卢沟桥6.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   

4、 )     ①起止地点相同    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    ③都为了抵御外国侵略势力    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7.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她所说的长城应修建于(    )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8.隋朝大运河四部分按由南往北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A.永济渠、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邗沟、永济渠、江南河、通济渠    C.邗沟、江南河、永济渠、通济渠    D.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9.你

5、如果参观故宫遇到外国人询问故宫的历史,你应回答距今(    )    A.200多年  B.300多年    C.400多年    D.近600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