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ppt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ppt

ID:56436902

大小:1.08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6-18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ppt_第1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ppt_第2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ppt_第3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ppt_第4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七章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黄丽萍江西中医学院目的与要求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和作用机制;阿司匹林的药动学特点、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熟悉: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的作用特点、用途、不良反应。了解:布洛芬、吡罗昔康的特点、用途;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介绍了解热镇痛热炎药共同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并重点介绍了阿司匹林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学习中应首先熟悉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特点及与前列腺素合成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

2、药分类(2)苯胺类(3)吡唑酮类(4)其他有机酸类(1)水杨酸类一、概述【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1)能降低发热患者体温,但对正常人体无影响(2)主要通过散热过程(3)对症治疗,对引起发热的原因无作用2.镇痛作用(1)有中等度镇痛作用(2)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慢性钝痛(3)镇痛时不抑制呼吸、不产生欣快感和成瘾性【药理作用】【药理作用】3.抗炎作用(1)减轻炎症反应早期的红、热、肿、痛等症状(2)对炎症后期的增生过程影响不明显(3)对于引起炎症反应的原因亦无作用【机制】抑制COX,减少PG的合成【体内过程】

3、口服小肠上段吸收受制剂与食物的影响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二、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一)水杨酸类迅速分布到各组织器官,也能进入关节腔、脑脊液和乳汁中,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体内过程】主要在肝脏氧化代谢,其代谢物与甘氨酸、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经肾排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1.解热镇痛作用强而持久2.抗炎抗风湿迅速可靠AA细胞膜磷酯环加氧酶PGG2TXA2合成酶PLA2环内过氧化物PGH2PGI2TXA2促血小板粘附聚集血管收缩抗血小板粘附聚集血管扩张PGI2合成酶3.影响血栓形成小剂量阿司匹林大剂量阿司匹林促进血栓形

4、成抗血栓形成【临床应用】感冒发热、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月经痛急性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为首选药预防血栓形成1.胃肠道反应2.凝血障碍3.水杨酸反应4.过敏反应5.瑞夷综合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胃溃疡患者禁用。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和血友病患者、产妇、月经过多者禁用,手术前1周的患者应停用。哮喘和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阿司匹林,过敏体质患者应慎用。病毒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和青少年慎用。对乙酰氨基酚1.口服易吸收;2.解热镇痛作用缓慢持久,无抗风湿作用;原因:对下丘脑PG的合成与释放抑制作用强,而对外周PG的合成

5、与抑制作用弱。3.大量使用损伤肝功能,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肾功能损害。4.用途感冒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或关节痛、牙痛等,对阿司匹林过敏者适用。(二)苯胺类吲哚美辛1.最强的PG合成酶抑制药之一。2.显著的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用。抗炎作用可达阿司匹林的10~40倍。3.不良反应多且严重,不宜作为治疗关节炎的首选药,仅用于其他NSAIDs药物无效或不耐受的病例。(三)其他有机酸类双氯芬酸1.对COX-2的抑制强于对COX-1的抑制;2.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轻;3.镇痛、消炎及解热作用比吲哚美辛强2~2.5倍,比阿司匹林

6、强26~50倍。第二节抗痛风药【药理作用】1.和中性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改变细胞膜功能,抑制中性白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作用。2.抑制磷脂酶A2,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白细胞产生前列腺素和白三烯;③抑制局部细胞产生IL-6。秋水仙碱4.抗癌药【临床应用】白血病、乳腺癌2.预防复发性痛风关节炎的急性发作1.痛风关节炎的急性发作3.家族性地中海热【不良反应】2.禁用于骨髓增殖低下、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1.常见消化道反应。中毒时出现水样腹泻及血便,脱水,休克;对肾及骨髓也有损害作用。【禁忌证】本药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病

7、、冠状动脉病变、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老年人慎用。由于肾上腺素能松弛子宫平滑肌延长产程,故分娩时不宜使用。1.解热镇痛抗炎药有哪些共同作用,它们的机制各是什么?参考答案:共同作用及机制:⑴解热作用机制是抑制中枢PG合成;⑵镇痛作用机制是抑制外周PG合成;⑶抗炎抗风湿作用(除苯胺类外)是抑制PG合成、抑制缓激肽合成、稳定溶酶体膜、抑制白细胞游走吞噬等。思考题2.不同剂量的阿斯匹林对血栓形成有什么不同的影响?为什么?参考答案: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则减弱这

8、种作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对血小板中的环氧酶敏感,抑制该酶活性,减少TXA2的形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动脉壁中的环氧酶抑制作用占优势,可以减少PGI2的形成,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减弱,即有促进血栓形成的作用。思考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