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434618
大小:7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4
《从两方名谈气阳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两方名谈气阳关系2014年6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115期 张仲景“八味肾气丸”与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两方的方名均值得医者思考。前者方中有桂枝、附子,本为温阳之品,却名“肾气”;而后者方中君药黄芪为益气之属,却名为“补阳”,若将两方方名中“气、阳”互换,似乎才药名相对。然古代医家在方剂命名时用心匪浅,岂能有误! 其实,仔细研究两方“温阳药”和“益气药”的用量,就能明白两方命名的含义。 肾气丸在大队补阴药中伍用桂枝、附子,用量极少,原方剂量为各1两。可见用桂枝、附子并非补阳,而在鼓舞肾气。张山雷《小儿
2、药证直诀笺正》云:“方名肾气,所重者在一气字。故桂、附极轻,不过借其和熙,吹嘘肾中真阳,使溺道得以畅遂。”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云:“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斯知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也。”气属阳,主温煦作用。助阳药少用,正是取“少火生气”之意。 国医大师颜德馨治疗慢性虚衰性疾病,无论阴虚阳虚,常加少量附子,其用意就在于“扭转正邪关系”,小阳助气,气机一转,其邪乃散。 再从肾的功能特点讲,肾者属水,但水中有阳,肾乃水火之宅。柯琴说:
3、“命门之火,乃水中之阳。夫水体本静,而川流不息者,气之动,火之用也。”又肾者“坎”象,“坎”卦是一阳陷于两阴之中。 本方以补阴为主,纳小量温阳药于大队滋阴药中,正符合肾之“坎”象,故方名肾气。说明本方旨在振奋肾气,以复其用,使肾得司其主水、主骨、藏精、司二便等功能,而非补阳之剂。 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用治中风之半身不遂的方子,病机为素体气虚,不能鼓动血脉流行,以致脉络瘀阻,肌肉筋脉失荣,故见半身不遂,痿废不用,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等。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汗出偏沮,使人偏枯”也是说明中风病机的,对其理解当结合本
4、篇的整体意义。本篇旨在强调阳气的重要性,“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可以理解为“养神则精,养筋则柔”,也就是说神得阳气之温养才充足,筋脉得到阳气的温养才柔和自如。 又有“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描述的是“中脏腑”;“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描述的是“中经络”。可见王清任依据《内经》所述认为中风病机是筋脉失却阳气的温养、瘀阻不通,造成肢体失用不遂。用大量益气药配合化瘀通络药组方,以温阳化瘀通络,名曰“补阳还五汤”。 气属阳,气和阳从温热属性来说是微和盛的关系。朱丹溪说“气有余便是
5、火”,说的是病理现象,本方用大量甘温之黄芪,取其气充则阳复之理,正所谓“大甘复阳”,即用大量的甘温益气药,来达到温补阳气的目的。 综上所述,两个方子命名非但无误,而是极具苦心,综合两方中的药物,正能体现“气”、“阳”的关系。气为阳之渐,阳为气之甚。少火生气,故可用小量温阳药益气;气充为阳,故可用大量甘温益气药来复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