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与自然环境 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 说课稿

ID:5636709

大小:2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0

聚落与自然环境    说课稿_第1页
聚落与自然环境    说课稿_第2页
聚落与自然环境    说课稿_第3页
聚落与自然环境    说课稿_第4页
聚落与自然环境    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落与自然环境 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通过图的形式,叙述目前世界上聚落的分布大势,以及受环境、社会生活等影响而造成不同聚落的建筑物的差异等,突显出“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启发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培养学

2、生联系生活经历与体验,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教材首先比较系统的说明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从气候、地形、资等因素入手,对各地聚落的特点进行分析。接着教材通过图的形式,阐述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教材再通过对世界各地聚落的建筑景观照片进行环境分析,初步教会学生分析聚落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通过学生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及其特点的能力。说教材处理、教法、学法然而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太大了,人们居住的聚落也因各自的气候、建筑材料和化习俗而各有千秋。仅仅靠教材是远远满足不

3、了学生了解世界的,因此我们必须构建开放式的堂,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整合校内外程资,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共享的开放性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达到活跃堂气氛,增加趣味性的目的。据此,我把本节内容安排一时,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片与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各地景观照片,丰富教材内容,并把堂转移到了微机室,将学生每4-人分成一个探究小组,搜集各地景观照片,充分利用网络资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培养资料搜集整理能力。通过读图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能力以及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因此根据新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的知识目标为

4、:①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及其建筑风格,以及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对建筑风格的影响。②学会联系人们生产和生活实际,分析地理事物及其特点的方法。技能目标是:①初步学会联系人们生产和生活实际,分析地理事物及其特点的能力。在本节包括两点:其一,能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二,能分析聚落的分布、建筑等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②并能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自已所需的资料,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情感目标为:通过景观差异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世界化的差异;通过各地景观图达到美育的效果;激发学习地理程的动机与兴趣。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新标要

5、求,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确定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本重点。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有限,因而确定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教学难点。说教学过程综上所述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首先,通过一组问题复习上节所学的聚落的概念,以及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差异。通过复习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间存在着差异,导入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又有很大差异,世界各地的城市聚落也存有巨大差异。那么是哪些环境因素造成聚落的差异呢?是哪些主要因素影响了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呢?板书题自读,结合图419,请同学们用两个字概括一下“主要因素”。学生说一个因素,教师板书一个。请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前

6、后桌一组,讨论一下还有什么因素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答出后,板书“气候”。展示,几幅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景观照片和高、荒漠景观照片。(师述)目前世界上聚落的分布大势,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下面组织[学生讨论](1)人们一般要选择自然条什么样的地区作为聚居地?(2)目前世界上的聚落为什么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平原地区,而高、荒漠地区就较少或没有聚落的分布?(结合图419、420)[师生共同归纳](1)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比较优越、自然资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我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

7、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展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2)平原地区自然条比较优越,而高、荒漠地区自然条较差,甚至十分恶劣,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目前世界上的聚落仍然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平原地区,而高、荒漠地区较少或没有聚落的分布。接下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展示几幅图片请学生一一对其进行分析。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是非常大的,人们居住的聚落也因各自的气候、建筑材料不同而各具特色,下面请班内各小组合作,通过互联网,获

8、取更多景观照片,然后分析当地聚落与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