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364129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2
《中考古诗词鉴赏讲座贾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古诗词鉴赏讲座定边三中贾金【考点聚焦】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这一要求的指引下,古代诗词的阅读鉴赏也成了中考语文试卷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考点。由于古诗词阅读难度比较大,因此,各地对古诗词阅读的考查以课内为主,兼顾课外,但都是综合性的阅读,以文字表述为主,基本上取消了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诗中关键字句含义的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描述名句中的画面、重点诗句的含义及蕴含的哲理、诗词句子的表达作用、语言揣摩等。【题型
2、分析】 一、对“诗眼”的理解。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这种题型一般以如下命题方式出现:(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例如:约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
3、否改为“忙”字?为什么?〔参考答案〕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答题要点:在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1.要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二、对名句的赏析。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
4、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这种题型一般以如下命题方式出现:(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品读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按要求回答问题。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请对本诗后两句作简要赏析。4〔参考答案〕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
5、、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答题要点:由上可知,在做名句赏析这类题目时要注意:1.明确诗中的具体景物形象;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4.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三、诗歌的表达技巧。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得表达技巧有:(1)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2)表现手法有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
6、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3)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这种题型一般以如下命题方式出现:(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例如: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参考答案〕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一、二句使用“杨柳……杨花”等词,借“柳”、“留”谐音,抒写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的满怀愁绪。答题要点:
7、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中考古诗词阅读中常考的一个知识点,做这类题时要注意: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四、诗歌的语言特色。这类题目也是中考古诗词阅读的一个常考知识点,它不重在考查个别词的运用巧妙,而重在考查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诗歌有豪放、婉约、沉郁、恬淡等多种风格。此外还要准确地使用评价诗歌的一些术语,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等。这种
8、题型一般以如下命题方式出现:(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例如:请阅读陶渊明的《饮酒》诗,并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参考答案〕(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2)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得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诗人内心的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