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苦糖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苦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从点滴生活小事中去感知爱、回报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在叙事过程中真实表达自己愿望的。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师:本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苦糖》。齐读课题,你有哪些疑问?(苦糖苦在哪里?糖为什么是苦的?) 设计意图:从题目入手,直奔课文主题。让学生提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感悟和自主探索。] 二、深入学文 1.体会生活苦:亲戚把糖送给生病的父亲时,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家
2、里人舍不得吃。这说明当时的生活条件很苦。) 2.体会糖甜:那罐糖后来怎么样了?(被“我”偷吃了。)“我”为什么偷吃?(糖甜。)课文中哪几句写白糖特甜?(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我的血一下子热了起来,那罐里的东西有一种令人陶醉的滋味,叫做“甜”。要是那白色的晶体爬在舌尖上,咕噜一转,那神奇的滋味就会在整个口腔里激荡开来,化成温柔的流体。)“我”从未吃过白糖,此时想象白糖的味道的时候心情怎样?(高兴。)文中哪个词形容他特别高兴?(狂喜。)如果换成四个字的词是什么?(欣喜若狂。)谁再来读一下?其他同
3、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感受。 设计意图:细节描写很真实,把小孩子禁不住白糖的诱惑的心理传神地表达了出来。细腻的语言,可以通过朗读去感受,无须太多讲解。] 3.体会偷吃:“我”怎么偷吃的?在文中画出你印象最深的词或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1)体会作者描写偷吃时运用的动词:垫、爬、触摸、缩、拈、舔、扔、搬、抓、塞、盯。 (2)“我”的心为什么缩了一下? (3)“怔怔”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发呆、流泪? 设计意图:体会“我”偷吃时的动作与心理描写,为读写结合作铺垫。] 4.体会母爱:一个多月后
4、,“我”的小手蘸完最后一点儿糖时,“我”会怎样想?家里人知道吗?端午节那天早上,家里的其他人会想什么?(可以吃糖了。)“我”呢?(等着挨打。)当你犯了错误被妈妈发现的时候,你的妈妈会怎样?“我”的妈妈从屋梁上拿下那罐糖时,有什么反应?(抱着空罐子发呆,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为什么妈妈没有责怪“我”?(她知道孩子渴望吃到白糖,可家里穷,满足不了孩子的需要。)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慈爱、宽容。) 设计意图:充分引导学生想象,并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去体会母爱的伟大。] 5.体会回报:“
5、我”发誓要让母亲天天有白糖吃,这是为什么?(内疚、感恩。)这个信念在“我”心中成了永恒。想象一下,“我”第一次回家把白糖送给母亲时,会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懂得爱是相互的,还要懂得人生要有目标,要有追求。] 三、拓展延伸 小结:读懂母亲,你就读懂了世间最真诚的感动;读懂了母爱,你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你在课后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