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国民经济的恢复 教案

第17课 国民经济的恢复 教案

ID:5633441

大小:29.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12-20

第17课 国民经济的恢复 教案_第1页
第17课 国民经济的恢复 教案_第2页
第17课 国民经济的恢复 教案_第3页
第17课 国民经济的恢复 教案_第4页
第17课 国民经济的恢复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7课 国民经济的恢复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7课国民经济的恢复教案第17国民经济的恢复教案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与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等史实。2、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与巩固政权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相关数据,提高学生用数据统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分析历史资料,归纳、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事,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正确地把握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建国初期经济形势及恢复国民经济的成就,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福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通过了解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事迹,使学

2、生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题: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观察引领学生进入学习题展示材料: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的有关材料(教材9页)教师提问:依据毛泽东的论述分析“维持政权”与“发展生产”是什么关系?说明了什么问题?回答:发展生产是维持政权的先决条,稳固政权又是发展生产的重要前提。说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发展生产力,进行经济建设。通过阅读材料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能力。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当时的经济形势如何?补充材料:旧中国历史上主要产品产量

3、最高的是1936年,与世界主要国家对比:原煤产量占苏联的31%、占美国88%、占英国的17%,钢产量占苏联的2%、占美国的08%、占英国的3%,电力产量占苏联的10%、占美国的2%、占英国的16%。而当时中国的人口比苏联多2倍,比美国多3倍,比英国多8倍。教师提问: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阅读教材“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后,观看教师展示的材料思考回答(反映了1949年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从纵向比极其困难,从横向比极端落后,经济建设任重道远。分析归纳原因:内战、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搜刮。)让学生看图表、数据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深刻认识

4、历史现象和本质。帮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认识历史现象,全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展示材料: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的有关材料:新中国成立之际,有识之士尖锐指出: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资本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实为中共经济上的劲敌;投机商人无孔不入,无风掀起三尺浪,中共要对付他们也非轻而易举;私人资本主义会袖手旁观、见机行事,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问题棘手;工矿企业中旧的管理制度压抑着工人生产积极性。……中共能否在城市站住脚,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教师提问: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问题,在新生政权刚刚建立之时,如果你是新中国领导人要恢复和发展经济,应该考虑哪些问题?(理论和政策问题)学生回答(从理论

5、上讲要进行经济建设要考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要素,即如何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改变和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是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水平。学生逐一思考对材料中分析的几种问题应采取什么政策并阐述基本依据。)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帮助学生对党和政府面临的具体经济问题有所了解,设置情境让学生成为当事人解决问题。并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战略、策略到具体政策进行全面系统周到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广阔性。教师提问:对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本采取什么政策?基本依据是什么?教师提问:这一

6、政策属于什么性质?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没收政策,人民政府没收这些企业后,比较完整地转化为新型的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官僚资本是封建买办资本,依靠国民党政权和帝国主义的扶持发展起,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最腐朽的生产关系,它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性质:兼具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分析:没收官僚资本体现的是反封建,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具有民主革命性质;但同时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国营经济,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作用: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教

7、师提问:建国后党和政府在经济战线上,面临最急迫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采取什么对策?使用什么手段?实质和意义是什么?思考回答:要稳定物价,安定人心。原因:投机商乘机兴风作浪,他们投机倒把,使物价飞涨,正常的经济运行规律被严重破坏。物价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的生活,妨碍国民经济的恢复,而且影响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对策: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①手段: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并举。②实质:人民政府与不法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