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策略.doc

“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策略.doc

ID:56318734

大小:11.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1

“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策略.doc_第1页
“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策略.doc_第2页
“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策略.doc_第3页
“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策略.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策略华伟中【专题名称】小学语文教与学【专题号】G391【复印期号】2011年01期【原文出处】《教学与管理》(太原)2010年4期第39~40页【作者简介】华伟中,浙江平湖市百花小学。【关键词】    预设和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若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生成,课堂教学会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单纯依靠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必要的预设,课堂教学则变得无序、失控和自由化,缺乏目标和计划,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高效发挥。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和生成

2、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放出异彩。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多教师都闯进了误区。    一、预设与生成的误区    1.缺位与过度:无根地预设与生成    以《青虫之爱》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在教学时,为了凸显课堂的开放,以“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导入,然后再从学生的提问中生成出核心问题展开教学。当问题提出后,学生生成了很多教师预想不到的问题:“我最想知道什么是青虫?”“青虫之间有没有爱?”“青虫之间的爱是怎样的”……一大堆与课文毫不相关的问题让老师应接不暇。分析其原因:学生没有看过文本,而且文章的题目并非

3、课文内容的概括,也不是文章的线索,对文章的内容没有提示作用,所以单看题目学生是无法知道文章是写母爱的。这样忽视考虑“文本内容与学生需求之间联系”的预设是无根的,无效的,而在这种情况下的生成则是盲目的、无价值的。    2.主宰与控制:虚假地预设与生成    教学中过多、过细的“引导”,就使生成失去了真实的意义,导致课堂生成的虚假。虚假地生成主要来自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宰与控制。主宰学习内容常见的课堂操作是:教师会让学生选择阅读,你喜欢学习哪部分?当学生说得不可开交时,老师就会说:那我们还是先学……吧!这样的选择学习徒有形式,这样的生成无疑是虚假的。主宰学习方式常见

4、的课堂操作是:在教师的问题钳制下,学生被动地应付,机械地练习。主宰学习过程常见的课堂操作是:教师教学过程仅限于文本的表面理解,以预设的提问来控制学习过程,由“满堂问”造成虚假地课堂生成。    3.游离与偏差:无效地预设与生成    一位教师在讲授《三打白骨精》时,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最喜欢故事中哪个人物?”学生们纷纷表示最喜欢火眼金睛的齐天大圣,因为他勇敢。教师似乎觉得不够创新、不够新颖,便又问:“你还喜欢谁?”学生说:“我最喜欢白骨精,因为她不屈不挠,被孙悟空打死了,又活过来,继续战斗。”教师点头称是,表扬他有自己的想法。面对生成,教师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

5、,以致引导失控。《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怎么就变成了最勇敢,最不屈不挠的?教师放弃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虽然阅读理解是一种创造行为,但这种行为是以尊重文本原意为前提的,即关注文本创作时作者的价值取向。教师一旦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游离和偏差,直接导致的就是预设与生成的无效,甚至无用。    4.自由与无度:谬误地预设与生成    一教师在教学《景阳冈》时,一上来就简单组织学生讨论、列表、发言、模拟打虎后,就将“武松该不该打虎”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为“生成”而“生成”,什么保护动物,违法啦,残害生命等等,然后再拓展迁移、德育渗透……算得上应有尽有。显然这样的舍去语言品味而进行

6、的无度拓展,是与文本主要价值取向格格不入,破坏了文本原有的人文内涵。    二、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策略    之所以会走进误区,原因大致有三:一是观念上认识朦胧。生成到底是何物?课堂该怎样生成?教师该如何引导?不少教师在认识上模糊不清。二是操作上严重失控。面对纷至沓来的生成,教师没有智慧启迪,抑或还没有建构起系统、科学、合理的实践策略。三是关系上处理不当。教师拘泥于预设,对意外的生成缺乏心理准备、清醒头脑和必要的机智,错失了生成机会。那如何让预设与生成相互交融、和谐奏鸣呢?    1.收与放: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平衡    预设与生成,是促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环

7、节,其核心的问题就是合理地处理“放”与“收”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没有“放”,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失去活学活用的机会;没有“收”,会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甚至整个教学计划,迷失教学的方向。开放是生成“新质”的前提。但是,新质并不会在开放中自动生成,这需要教师恰当地运用教学智慧,在开放中聚拢、转化与提升,实现课堂教学“放”与“收”的和谐统一。因此,要做到收放适时,收放有度。    如《落花生》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重点句:“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生:老师,我觉得作者的想法太落后了。    师:噢?说说你的想法。    生:像苹果

8、和石榴那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