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四课教案.doc

七上第四课教案.doc

ID:56297643

大小:2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0

七上第四课教案.doc_第1页
七上第四课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七上第四课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课时 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1、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2、懂得什么是信息,信息在人们周围的表现形式。教学重点:信息的定义及表现形式;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身边的“信息”,从而得出“信息”的重要性,并懂得当今现代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影响。教学过程:一、   几种形式的信息,并定义“信息”。1、时间信息、新闻信息、知识信息、社会信息2、信息的表现形式有:语言、文字、符号、图像、数字、声音、情景等,它们所表示的内容都包含了信息。3、信息的定义。“信息”一词源于拉丁文,英文为Information,原意为通知或消息。我们把“信息”定义

2、为: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通过物质载体所产生的消息。计算机出现以后,我们把数据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可交换的内容都称为信息。在我们信息技术课中谈到的信息是指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以及经过采集、存储、复制、检索和分类处理后得到的信息。二、   计算机的发展史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名叫埃尼阿克,英文名ENIAC,意义为“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它是也个庞然大物,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耗电140千瓦,5000次加减运算/秒。它的问世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带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人类科技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3、计算机的诞生虽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其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经历了四个时代:即电子管时代(1945~1958)→晶体管时代(1959~1964)→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1至今)。计算机的发展极其迅速,每隔半年就要提高一个档次,预计未来的计算机将会朝巨型化、微型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三、   计算机的诞生背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国防科技上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多得十分惊人,于是人们开始想用一种机器工具来代替繁杂的人工计算。计算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它最初应用在国防上,后来

4、人们把它应用到各行各业(如撰写文章、图形绘制、数据统计、机械控制等),逐渐成为一种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机器。正因为计算机得到广泛运用,人们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手段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就有了“信息技术”一词,准确地讲应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其中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整个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扩展人们利用信息的能力。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农业、科研、交通、商业、教育、医学等各个领域(教师作简要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