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9475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20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案春秋战国时期的化教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案春秋战国时期的化教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案春秋战国时期的化教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 老子和他的辩证法思想;孔子的“仁”及其对教育和化的贡献;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诗经》,屈原和《离骚》,孟子和庄子的散;艺术;天和物理;名医扁鹊。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使学生全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化繁荣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下出现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理解
2、经济、政治和化三者辩证关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不同学术思想和历史化名人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许多著名思想家和著作,对我国和世界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总结与交流。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创作的楚辞,在我国学史和世界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先秦诸子的散,是我国古代学的宝贵财富。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天学、物理学、医学方面的成就,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墨经》中总结和
3、提炼的大量物理学知识,也在我国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帛画、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和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和其他乐器,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和音乐艺术已具有很高的水平。 6春秋战国时期,化空前繁荣,科学技术取得许多世界领先的成就,反映了古代中国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值得我们自豪。 教学要点 一、老子和孔子 1道家创始人老子和他的辩证法思想 2儒家创始人孔子 ①“仁”的学说 ②对教育的贡献 ③对保存古代化典籍的贡献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墨家创始人墨子的思想
4、3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思想 4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 庄子的道家思想 6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三、繁荣的学和艺术 1学的成就 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②屈原和《离骚》 ③诸子散 2艺术的发展 ①绘画:帛画《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②音乐: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 四、先进的科学技术 1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2历法的进步 3《墨经》中的物理学知识 4名医扁鹊和他的“四诊法”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诗经》,屈原和《离骚》;编钟;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十
5、九年七闰”法;《墨经》中的物理学知识;扁鹊。 本节知识内容多、头绪多,但无论是哲学思想、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都应突出其在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节难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对某些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 二、在讲授本节教材之前,首先联系前两节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科技迅速发展、化空前繁荣的历史条。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铁器的使用和推广是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在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
6、使用和推广,使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建成为可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数量不断增加,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开始发生、发展起。新兴地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中,不断取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胜利。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陆续实现了向封建制的过渡。新的封建制,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刚刚从奴隶制的桎梏下解放出的农业和手工业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有了提高。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也需要发展生产,这就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时期,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促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封
7、建地主阶级掌握了政权,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势力剧烈斗争,从而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军事家、学家。总之,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化大发展的前提和条。 三、“老子和孔子”一目是本节的重点。关于老子,应讲清以下四点:1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2结合教材小字讲解: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老子把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老子“道”的学说比较深奥,不易讲清,不
8、必补充材料,也不作要求。3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中的精华,要重点讲授。老子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双方互相依存而且互相转化。4老子在政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