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回归自然.doc

让农业回归自然.doc

ID:56284239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05

让农业回归自然.doc_第1页
让农业回归自然.doc_第2页
让农业回归自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农业回归自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农业回归自然  “让农业回归自然,是时候了”。11月12日在武汉闭幕的第十二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研讨会,再一次聚焦我国农业长期以来化肥、农药用量过大,导致土壤板结退化、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气体排放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并在“农业回归自然”上达成高度共识,即“我国农业迫切需要摆脱对化肥、农药的过度依赖,重返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用),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发展的新型无废弃物农业”。  双重压力: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少吃草  与奥运周期类似的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研讨会四年一届,几乎

2、囊括了国内农业微生物学界的所有精英。四年前的长沙会议,议题就已聚焦化肥在我国农业中的长期过度施用;四年后“旧话”重提,只因情况未有根本性改观。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文新院士介绍,过去30年,我国农业在利用占世界9%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总人口20%的13亿国人的吃饭问题,到2013年实现粮食产量“十连增”辉煌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30年间,化肥、农药用量递升,牲畜粪便、秸秆等废弃物剧增,已造成农村和农田的广泛面源污染和土壤肥力下降等严重问题。根据2007年全国污染普查结果,农业排放

3、的化学需氧量(COD)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3.7%(1320万吨);农田排放的氮、磷分别占总量的57.2%和67.4%(270万吨和28万吨)。因此,我国农业面临着“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少吃草”的双重压力——既要保持高产,又要减少面源污染。  空气质量恶化,与过量使用氮肥直接相关  从农业微生物学角度看,土壤退化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中国农科院环发所研究员朱昌雄解释,土壤退化是因各种自然、特别是人为因素影响所导致的土壤质量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的过程。由于耕地过度农垦,用养失调

4、;草场超载过牧,滥垦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目前我国土壤沙化退化现象十分严重。  陈文新尖锐指出,最近几年,我国北方城市空气质量严重恶化,与过量使用氮肥直接相关。她表示,农业生产中,氮素养分是继水之后最大的制约因素。每生产一吨谷物等粮食,需要消耗土壤中20到40公斤氮素。要保持粮食高产,必须向土壤中补充氮素及其他营养元素。从1981至2008年的近30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了63%;同期氮肥用量则增长了近2倍。目前我国化肥用量占全球总量的35%。过量使用化肥,一是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1980至2010年间,我国与化肥生产及使用

5、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了3.45倍,平均每年增加107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二是过量施用到田间的氮肥效率愈来愈低:1961年,1公斤化肥可生产151公斤粮食;而到2005年,只生产9公斤粮食。作物吸收不了的过量化肥会随水淋失,进入地下水或江湖,引起水质恶化(富营养化),“近年来太湖的藻华和青岛的浒苔爆发都是这种富营养化的结果”;三是增加了植物体内的游离硝酸盐:进入食物中的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会被转化为亚硝酸,危及食品安全;四是引起土壤酸化:我国土壤的pH值(酸碱度)在过去20年间下降了0.5个单位,过量施用氮肥为其主因。土壤酸化会

6、直接影响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生长,加重植物真菌病害,加速土壤中重金属的溶解释放。  陈文新强调,对化肥的过度依赖,还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结构被破坏,并最终引起土壤板结,肥力下降。“这一状况日趋严峻,已到刻不容缓的境地”。  修复退化土壤,有机肥是唯一可选良方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退化土壤的修复,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而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非有机肥莫属。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林先贵团队经20多年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发现,施有机肥、平衡施化肥或有机无机配施,均能有效调节土壤pH值,增加土

7、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从而实现作物的高产与稳产。他表示,作为土壤生物肥力的核心,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可增加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供应,“将土壤中一些不能被作物直接利用的物质转换成可利用的状态”,最终提高土壤生产力。  陈文新进一步解释,一个高肥力的土壤必须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为作物调控适宜的水、肥、气、热,为作物转化、保存并持续提供所需营养元素。“这主要依靠土壤中生活的、每克土中数以亿计的微生物的作用,而微生物生活主要靠有机质维持”。她如此阐述微生物跟动植物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地

8、球表面有限的营养元素就靠微生物这个分解者才能循环使用,而这个分解作用主要在土壤和水体中进行。“所以最合理的做法是尽可能将动、植物废弃物投入土壤,促进微生物大量繁殖”。微生物将有机质分解,释放出营养元素,供植物生长利用;同时也合成它们自身的细胞,将营养元素在细胞中保存而不至流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