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77764
大小:2.15 M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05
《生物化学精讲14.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反应类型肝的生物转化可分为两相反应。①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通过第一相反应,许多分子中的某些非极性基团转变为极性基团,水溶性增加,利于排出体外。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后,还须进一步与葡糖醛酸、硫酸等极性更强的物质相结合,以得到更大的溶解度才能排出体外,这些结合反应属于第二相反应。②许多物质的生物转化反应非常复杂。一种物质有时需要连续进行几种反应类型才能实现生物转化目的,这反映了生物转化反应的连续性特点。③肝的生物转化过程中的两相反应由若干酶类催化完成。肝内参与生物转化的酶类见书中表1-5。
2、(3)生理意义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具有多样性和连续性的特点,生物转化的结果具有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经过生物转化后,多数物质的活性发生改变,毒性减弱或消失,极性增强,易于随胆汁或尿排出;但也有少数物质的毒性反而出现或增强。2.胆色素代谢(1)胆色素的概念①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类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绿素、胆红素、胆素原和胆素。胆红素的生成、运输、转化及排泄异常关联临床诸多病理生理过程。②体内铁卟啉类化合物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正常人每天可生成250~350mg胆红
3、素,其中约80%以上来自衰老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血红蛋白的分解。③血红蛋白随后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珠蛋白可降解为氨基酸供体内再利用。血红素则由单核吞噬系统细胞降解生成胆红素。(2)未结合胆红素①血红素在单核吞噬系统细胞微粒体血红素加氧酶的催化下,形成线性四吡咯的水溶性胆绿素。胆绿素进一步在胞液活性很强的胆绿素还原酶催化下,还原生成胆红素。②胆红素分子中含有2个羟基或酮基、4个亚氨基和2个丙酸基等亲水基团,但由于这些基团形成6个分子内氢键,使胆红素分子具有亲脂疏水的性质,易自由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③胆红素过
4、量对人体有害,但适宜水平的胆红素对人体还呈现有益的一面。胆红素是人体内强有力的内源性抗氧化剂,是血清中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可有效地清除超氧化物和过氧化物自由基。④胆红素在血浆中主要以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形式存在和运输。每个清蛋白分子有一个高亲和力结合部位和一个低亲和力结合部位,可结合两分子胆红素。血浆清蛋白与胆红素的结合,增加了胆红素的水溶性,也限制了它自由通透各种细胞膜,避免了其对组织细胞造成的毒性作用。例题:胆红素在血浆中的运输形式是:A.胆红素﹣清蛋白B.胆红素﹣Y蛋白C.胆红素﹣UDPD.胆红素
5、﹣葡萄糖醛酸E.胆红素﹣球蛋白答案:A(3)结合胆红素①血中的游离胆红素运输到肝后,迅速被肝细胞摄取。胆红素可以自由双向通透肝血窦肝细胞膜表面而进入肝细胞。所以,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量取决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进一步处理能力。②在肝细胞胞浆中,胆红素主要与Y蛋白和Z蛋白相结合,以Y蛋白为主。Y蛋白和Z蛋白系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家族成员,含量丰富,对胆红素有高亲和力。Y蛋白或Z蛋白可与胆红素1:1结合,将胆红素携带至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例题:胆红素在肝细胞中的运输形式A.胆红素﹣清蛋白B.胆红素﹣Y蛋白
6、C.胆红素﹣UDPD.胆红素﹣葡萄糖醛酸E.胆红素﹣球蛋白答案:B③在滑面内质网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催化下,由UDP-葡糖醛酸提供葡糖醛酸基,胆红素分子的丙酸基与葡糖醛酸以酯键结合,生成葡糖醛酸胆红素。每分子胆红素可至多结合2分子葡糖醛酸,主要生成胆红素葡糖醛酸二酯和少量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一酯,两者均可被分泌入胆汁。少量胆红素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酯。这些在肝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转化的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与葡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因分子内没有氢键,分子中间的甲烯桥可以迅速、直接与重氮试剂发生反应。例题:属于结
7、合胆红素的是 A.胆红素-清蛋白 B.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C.胆素原D.胆红素-Y蛋白E.未结合胆红泰答案:B两种胆红素理化性质的比较理化性质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同义名称间接胆红素、游离胆红素、血胆红素、肝前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肝胆红素与葡糖醛酸结合未结合结合水溶性小大脂溶性大小透过细胞膜的能力及毒性大小能否透过肾小球随尿排出不能能与重氮试剂反应间接阳性直接阳性(4)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①经肝细胞转化生成的葡糖醛酸胆红素随胆汁进入肠道,在肠菌作用下,脱去葡糖醛酸基,并被还原生成胆素原。大部分胆素原随粪便排出
8、体外,在肠道下段,这些无色的胆素原接触空气后被氧化为胆素。胆道完全梗阻时,胆红素不能排入肠道形成胆素原和进而形成胆素,因此粪便呈现灰白色或白陶土色。例题:主要由粪便排出的是 A.胆红素-清蛋白 B.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C.胆素原D.胆红素-Y蛋白E.未结合胆红泰答案:C②肠道中生成的胆素原约有10%~20%可被肠黏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再次随胆汁排入肠腔,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只有小部分胆素原进入体循环并入肾随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