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屮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应当依据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参考第二章内容),按照教学设计的原则,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历史教学屮实施。然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应当特别注惹遵循以下若干原则、方法,这些原则是根据林崇徳教授近20年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取得的,其实验研究遍布全国26个省,3000多个中小学实验班,其研究成果以成为公认的发展中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历史学科虽然有白身的特点,但是,中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一样的,在总体上应遵守的原则也基本相同。一、概括是历史思维能力
2、发展的基础思维瑕显著的特征就是概括,思维能够揭示事物的木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关系,主要是來自抽線与概括的过程。Z所以说概括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是因为:第一,抽象和概括是学生形成与掌握历史概念的直接前提,而历史概念是历史知识体系中的基石:第二,概括是思维活动的速度、灵活迁移程度、广度和深度及创造程度等思维品质的基础,没有概括就没有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概括又是历史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掌握历史规律的基础。在我们的研究屮,也发现上述理论的正确性。我们选择了两段普通的历史材料(没有文字障碍),测试高二学生
3、的概括能力,然后,用其结果与他们的历史期中考试成绩,以及思维深刻性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髙中生的概括水平的髙低与其历史学习成绩及思维深刻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见表5-1)o项目卩平均分XP栋准差Sp相关系数rp显著性卩历史成绩262.6"11,05^D,3222PV0,05P深刻性测试Q14,824,2620,4812PPVD2表5T:高二学生槪捋能力与历史成绩、思维深刻性测试的相关比较(N=51)那么在历史教学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屮,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第一,起始年级
4、要将概括技能纳入学科教学目标中,并向学生说明概括能力的更要意义。如在初一、高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应当将概括技能目标作为头两个月能力培养的霓点,引导学生山语句到篇章、从书本到史料,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第二,在概括材料的选择方面,应当先从课本正文开始,再扩展到课本上或以外的各类材料。但要注意课本本身存在的问题,如高一世界史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比较深奥,条理也不太淌晰,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历史教师都很难概拆其内容,因此,不便让学生去阅读概括。不过,教师可以依据这一点,分析概拆第一节的内容,向学生说明概括的作用…
5、是我们阅读理解书本的最基本的方法。对于高中生來说,在学握了基本的概括能力后,应当选择较长的材料让他们阅读、概括,采用将读的方法,仔仔细细分析一下,对概括能力的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第三,应当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屮学到的概扌舌方法迁移到历史学习屮,并与同时期教学的语文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适当布置针对性练习,及时发现概括能力较差的学生,了解毎一个学生导致概括能力差的原因,如是分类的问题、还是语句理解的问题等等,帮助他们了解有关概括的程序性紂识,针对问题再进行训
6、练。二、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突破口在第三章第一节曾谈到教学原则屮的因材施教问题,我们提出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思维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它体现了每一个学生思维的水平与智力、能力的差异,反映了学生在思维方面的个性特点。因此,思维品质是区分一个人思维乃至智力层次、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可以纳入学科教学冃标,成为发展学科思维能力的突破口。(一)深刻性是思维品质的基础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深刻性集屮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申物的规律
7、和木质,预见申物的发展进程。上述概括能力的培养就是发展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垂要方式之一。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引伸出來的,理解越深刻,灵活迁移的效率越高、创造性越强。批判性也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发展起來的品质,只有深刻地认识、周密地思考,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作出判断,同时,也只有不断自我评判、调节思维过程,才能使主体更加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嫩捷性是以上述四个品质为前提的,同时,也是它们的具体表现。那么历史思维能力的深刻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确立了以下四个方面:(1)思维形式的个性差异。
8、主要指形成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及论证上,存在深度差异。在历史概念的备个要素中,对历史事件的根木原因(或H的)与性质(或木质)的理解属于这一类深刻性的体现。如以下例题:道光帝最终决定禁烟的主要原因是:()A、鸦片毒害屮国人民B、林则徐的上书感动了道光帝C、外国人冒犯了清庭天威D、银荒兵弱对清政府的统治不利(该题测试的是学生对“禁烟运动''概念中,根本原因的理解)(2)思维方法的个体差异。在如何具体地、全面地、深入地认识历史事物的木质和内在规律性方面,即应用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