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27073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2
《“问题导学,合作探究“构建高效课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问题导学、合作探究”构建高效课堂兰州新区新舟中学王海生摘要: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学生,一直是每位新时代教师的不懈追求。而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阵地。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国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如基于问题的PBL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在国内许多学校也在摸索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也有很多成功案例。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认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就是“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关键词:问题导学、合作探究、高效课堂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直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但是在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2、---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甚至无效一直是全体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低效的课堂使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造成恶性循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很多教师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和途径。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甘南藏区,基础差,学习能力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所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对我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构建高效课堂更是是每一位新舟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本人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中践行“问题导学、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变重知识传授为重能力发展,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中心,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就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认识。一、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
3、时下教育界非常流行的一个词,一般对高效课堂的基本理解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多专家们在谈“高效课堂”时,有自己的认识。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又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在有效的时空里,采取恰当的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还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在坚守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同时充分
4、利用本节课的资源,让学生明白丑与美,恶与善的客观真实”;也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师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的大容量的课堂”等等。而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间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从物理课堂角度来理解就是最大化,最优化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较高的科学素养的目标。另外我认为高效课堂应该从两个角度理解,即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教师角度来说,
5、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当然课堂教学虽然有“法”,但永无定“法”,“高效课堂”只有更高,没有最高,这也正是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对于高效课堂的追求应该是作为一位教师的终身目标,当下有许多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比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平邑一中的“学案导学”等等。剖析这些成功的案例
6、,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感悟,我觉得其核心理念不外乎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型课堂,概括起来我认为就是“问题导学、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但本人不赞成用刻板的教学流程将课堂打造成类似现代化的工厂流水线,形成所谓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因为课堂是千变万化的,课堂的主体是具有各种思维层次和方向的学生,所以应该随机应变,以学定教,只要遵循“问题导学、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即可。那么如何以“问题导学、合作探究”为教学理念,构建高效课堂呢?(一)问题导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国际上简称为PBL教学法。PBL将学习与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
7、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面就中学物理课堂中应该怎样设置有效问题,构建高效课堂谈谈体会。1.问题设置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明确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佳动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