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441985
大小:57.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6
《探究有效合作构建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有效合作构建高效课堂“三人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戴家场中心学校肖倩一,加强文化建设,助推”三人行”“三人行”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人行”就是指在教师备导学案的过程中,大家集体讨论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比较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这样就更有利于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案,形成教育合力。“三人行”还指在学生中建立学习合作小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基本形式,也是“高效课堂”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更是推行导学案的关键。小组组内的文化建设1、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结合自己本组的特点创设自己学习小组富有个
2、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女口:学海无涯、傲雪凌霜等。2、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与组名相符的有激励性的话语或者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3、确定目标:由小组讨论,制定本学习小组阶段和长期奋斗目标。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要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目标清晰,人人明确,努力就有了方向。合作学习小组的管理与评价1、明确学习小组的分工及小组成员的分配要进行小组讨论,需要对学生进行划分。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
3、质”的原则,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规定每个学习小组为8人,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住校走读、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每个组里有2个a层次的学生,4个b层次的学生和2个c层次的学生。a学生是小组里的优秀生,b学生是小组里的屮等生,c学生则是小组里相对来讲的落后生。这样分组,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条件,乂有利于a帮a>a帮b和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做到了以“优”带“差”,以“优”补“劣”的互补性,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
4、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些学生无所事事,其重要原因就是分工不明确。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使每个成员都担当特定的角色,并口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要充分体现“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则,对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小组都设有小组长、副组长、纪律监督员、卫生监督员等角色,并可在一段吋间后交换分工。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形成动态管理,依据测试成绩,a.b.c三类学生可上升或下调类别。2、小组建设是通过学生评价学生,学生管理学生,从而达到管理班级的目的。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我班的小组合作学
5、习评价主要是通过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两种方式。组间评价主要是在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作岀的立即反应,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后继学习行为的一种评价方式。由于教师的评价是临时的当众的面对面评价,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好的评价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可以根据我班制定的“学生计分标准”对小组的讨论、展示、点评、质疑补充进行评价并量化。。二、创新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1、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往往让课堂充满激情与创新,但是也容易出现知识凌乱、没有构成知识体系、因展示时间难以掌握而完不成教学任务等问题。这
6、样就决定了教师的工作重心必须前移:在课前设计出科学化、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案就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达成学习目标、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媒介。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事先要把新的学习内容,按照其在单元或整册书的地位、作用,根据学牛的认知起点,制定相应的科学的学习目标,明确标示于导学案上。2、学生使用导学案,必须课前发给学生,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自学导学案。通过自学导学案,遇到不会的问题指导学牛带到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学习中,要求学生使用双色笔,自学过程中用黑色或蓝色笔做题,课堂上用红色笔改正,课堂结朿后教师收回导学案进行分析批改,同
7、时要求学生每人要有一木纠错木和保存导学案的夹子。3、“三人行”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切入点,通过学生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精讲点拨等形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三人行”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有效化教学及高效课堂的实践中,经过思考、探索、实践和总结而成的。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只有安全的、开放的、自由的、情感的课堂,才会有真实的、高效的课堂。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新知识探究中,在知识重、难点突破时,在解答问题时,在整理、归纳时,在思维受阻时,都能适时组织合作学习。三、合作学习初显成效1、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显“活力”学
8、习小组,分别有两名优等生,四名中等生和两名后进生组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