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现象与“物哀”文化——日本动漫文化精神新探.pdf

百合现象与“物哀”文化——日本动漫文化精神新探.pdf

ID:56219930

大小:330.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21

百合现象与“物哀”文化——日本动漫文化精神新探.pdf_第1页
百合现象与“物哀”文化——日本动漫文化精神新探.pdf_第2页
百合现象与“物哀”文化——日本动漫文化精神新探.pdf_第3页
百合现象与“物哀”文化——日本动漫文化精神新探.pdf_第4页
百合现象与“物哀”文化——日本动漫文化精神新探.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合现象与“物哀”文化——日本动漫文化精神新探.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百合现象与“物哀”文化日本动漫文化精神新探万柳(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北京100876)[摘要]百合系指女性之间的纯精神性爱恋,是日本动漫独有的题材,其渊源深深植根于日本文化的“物哀”与“知物哀”传统中。百合现象对“物哀”的契合与发扬可以从三方面论之:百合之爱是一种“本然的人情”,虽有悖德之嫌,但符合“物哀”对自然本真感情的认可;百合之爱是纯精神性的灵之爱,发扬了“物哀”中重精神、轻肉体的一面;百合之爱既体现了“物之哀”,也体现了“事之哀”,符合“物哀”理论所提倡的双重审美的人生态度。[关键词]物哀;百合;日本动漫[中图分类号]J

2、905[文章编号]1002—3054(2014)06—0038—05[文献标识码]A[DOI]10.13262/j.bjsshkxy.bjshkx.140603“百合”是一个小众词语,多用于动漫、游动画和声优都受到热情追捧,连出四季,并在戏和网络同人小说领域,系指女性与女性之2010年推出真人版电影。其他主题的动漫也纷间的一种纯精神性爱恋。“1971年,由日本男同纷打出“百合擦边球”,将百合元素作为卖点之一性恋杂志《蔷薇族》的编辑长伊藤文学提倡,,如《轻音少女》《天才麻将少女》《大剑》将‘百合族’作为‘蔷薇族’反义语而起。其《NOIR>>《大正

3、野球娘》《迦南》《魔法少女奈后因日活浪漫情色出版社制作《百合族》系列叶》《食灵·零》《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等。百书籍而广为流传,渐成固定用语。”“百合”合题材已成为日本动漫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最初的含义与女同性恋几乎等同,但自从今野绪百合感情不能用传统的爱情或友情对之归类。它有类似爱情的迷恋依赖,但不指向婚姻;雪的轻小说《圣母在上》(又译《玛莉亚在凝有类似友情的肝胆相照,但又具排他性。因此,望》)及由其改编的广播剧、动画等产品在日本可视之为介于爱情与友情之间的“第i种情风行,该词越来越侧重女性之间爱恋的精神性因感”。在其他文化中,这种情感因为近似

4、同性恋素,并作为纯精神性的感情与GL、蕾丝边等女情,当事人难以启齿,局外人更不理解,不是被同性恋相关用语相区别。误会就是被忽略,很难得到正视,遑论在文艺作百合在日本动漫中颇为流行,已成为日本动品中被表现。那么,为什么这种普遍存在的情漫的一个固定母题。百合题材对女性,尤其是少感,只在日本动漫中得到了突出表现?这与日本女之间的爱恋进行了纤毫毕现的细腻描写,并表审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的“物哀”有直接达出一种欣赏之情。以百合为主要题材的动漫如关系。《圣母在上》《AChannel>《日常百合》等近年“物哀”理论最初由江户时代的学者本居宣长来层出不穷。其中

5、,《圣母在上》更是同类题材提出,将其作为解读日本古典文学巨著《源氏物的巅峰之作,被网友称为“百合神作”,小说、[收稿日期]2013—11—11[作者简介]万柳(1981一),女,江苏南京人,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讲师[基金项目]北京邮电大学青年科研创新计划专项课题(2013RC1304)一38—百合现象与“物哀”文化语》的一把密钥。所谓“物哀”。即是事物本身具现代有学者总结如下:有的打动人心的一种属性;所谓“知物哀”,即能“物哀”与“知物哀”就是知人够体会种种的感情与美丽的深妙,也就是懂得情趣性、重人情、可人心、解人意,富有风和意趣

6、。“物哀”理论自被提出以来,早已不仅仅流雅趣,就是要有贵族般的超然与优是解读《源氏物语》的必经之途,而是成为解读日雅、女性般的柔软细腻之心.就是从自本文化的有力武器之一。“物哀”不但没有随着时然人性出发的、不受道德观念束缚的、代的发展而消亡,反而愈加深透地浸润于Et本文化对万事万物的包容、理解与同情,尤其的方方面面。日本学者加藤周一在论及日本文化的是对思恋、哀怨、忧愁、悲伤等刻骨铭传承性时曾说:心的心理情绪有充分的共感力。¨同样的发展类型,不仅在形式上,本居宣长认为,对于人问真实存在的各种各而且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出各个样的感情,要肯定其存

7、在价值。不管是什么样的时代的文化,比如,摄关时代的“物感情,只要出自真心,都具有一种“物哀”。旁哀”,镰仓时代的“幽玄”,室町时代观者也应从体谅人心的角度去“知”其“物的“空寂”与“闲寂”,德川时代的哀”,而不是一概从冷冰冰的道德角度去对鲜活“风流”——这样的美的理念,不仅不浓烈的人情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会随旧时代的衰亡而消失,而且为新时因此,“物哀”之美特别来自于那些为世俗代所继承,同新的理念共存。所不容的边缘性情感。“在所有的人情中,最令对百合现象的高度肯定和欣赏,其动因来自人刻骨铭心的就是男女恋情。在恋情中,最能使日本文化的深层。百合题

8、材正是在动漫这种当代人‘物哀’和‘知物哀’的是悖德的不伦之恋,流行文化类型巾,契合、发扬了传统的“物哀”亦即‘好色’。”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审美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