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198731
大小:1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0
《把书读薄与读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薄”与“读厚”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华罗庚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观察,颇耐人寻味。 “读薄”与“读厚”,虽然有着相同点,譬如都离不开读,都要聚精会神、一以贯之地读,都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思考着读,等等,但终究取向不同、方法不同。从取向上说,“读薄”偏重于求深度,“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 将书“读薄”,自是一桩苦差使。曾从报上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有人在外国某名校进修时,每周都被要求阅读一本中
2、世纪的哲学巨著,一周大概得读上一千页。到了周末,要把哲学论文缩写成薄薄的两页。过程大致如下:首先把书的内容缩减为二十页,然后再减到十页,五页,最后只剩下二页。所有无关紧要的旁枝末节统统去掉、缩减,只留下最根本、最重要的两页。到了下一周,又从另一部鸿篇巨制开始。这样一来,所读过的哲学思想和意识理念自然在脑海里留下了印象。“读薄”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过滤、不断凝练、不断浓缩、不断“蒸馏”的过程,也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达事物的本质的过程。这般读书,每读一本,就能获得“雁过留声”、“水过留迹”的效果,长此以往,其作用和意义不言
3、而喻。 据记载,青年时期的陈寅恪去拜见历史学家夏曾佑。夏见到陈后,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陈寅恪一直到晚年才发现:中国的古书尽管浩如烟海,但是追根求源,只不过数十种而已。其它不过是衍生品。无论夏曾佑抑或陈寅恪,有这般深切的体会,不亦缘于其将书“读薄”的功夫吗?钱锺书亦然,有一次,国家要黄永玉画一幅《凤凰涅盘》作为礼物送给日本,访问团团长王震关照黄永玉写一个“凤凰涅盘”的文字根据。在翻遍数据、访遍人而不得之时,黄想到了钱锺书。钱告诉他:“这是郭沫若一九二一年自己编出来的一首诗的题目。三
4、教九流之外的发明,你哪里找去?凤凰跳进火里再生的故事是有的,古罗马钱币上有过浮雕纹样,也不是罗马的发明,可能是从希腊传过去的故事,说不定和埃及、中国都有点关系。这样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到。”黄永玉依言果然一找就解决问题。钱锺书的这番检索本事,除了博闻强记,还不缘于其“读薄”而博观约取之功? “读薄”固然重要,“读厚”也必不可少。“读厚”更多要求对相关联的或类似的人、事、理、知识点作横向沟通,并力求在越界而读上下足功夫,以架构立体式的知识网络,优化自我视野结
5、构。就如爱因斯坦,除了自然科学知识,他还有更为广博的文、史、经济和哲学方面的知识,这对于他思索整个人类的命运,自会更为运用自如,切中肯綮。 事实上,将书“读厚”,更是为了培养读书人自我的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能力。王蒙在释“通”时这样说过:“‘通’也是中国古代的话,‘通’是指你懂得自然科学的道理,也能用它来解决人文科学的一些问题;你懂了西方世界的许多事情,你也可以通过它来更好地理解东方世界发生的事情;能够融会贯通于古今、中外、东西、文理之间,而且要触类旁通,因为有些道理有某些一致性。” 无独有偶,一些外国企业家表示,中国内地
6、大学生外语很好,但缺乏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外资企业的员工往往来自不同世界各地,只有对那些各个民族的文化有深刻理解的管理者才能够把这些文化背景迥异的员工整合成一个高效率的团队。而了解一个民族最好的途径就是在把书“读薄”的同时,去把书“读厚”。 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因为如此这般,阅读不再是手段而是目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