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184436
大小:8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18
《《方程》教学反思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方程》教学反思第一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教学发思吴海棠(2)第二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练习课”教学发思…刘鲜⑶笫三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发思杨东红⑸第四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练习课”教学发思…张建华⑹第五课时“整理与练习(一)”教学发思陈月英(7)第六课时“整理与练习(二)”教学发思李桂华(9)第七课时“整理与练习(三)”教学发思刘燕青(10)张溪郑二小学数学科组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利用列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应首先从例题上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例题与之前所学的方程有所不同,之前列方程时题
2、目屮未知数X已经有了,直接看出X表示那个量,而例题屮并没有X,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到,要列方程必须把其中的未知量假设为X,从实际中让学生发现列方程解决问题吋有“设……为X…”的必耍,不至于出现在列方程时不写“解:设……”的情况。另外教材只要求掌握“未知数不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的解法,在练习时,如:练一练第1小题,学生中很多人列出了这样的方程:36-x=2.5,方程列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应该怎么解呢?是否该向学生讲解方法?还是让学生把此方程改成教材要求的那样的方程?如果耍改成教材耍求的方程,那就是在向学生传达这样的思想:这样的列法是不被认可的,那么以后在学
3、习“未知数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时,学生的思维那不就和现在冲突了吗?希望有人能解释!如果需要向学生讲解,那该怎么讲解?讲解到什么程度?而且类似的问题在其后的练习中不断的出现,困惑中!!!第二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练习课》教学反思今天上完这节课,自己在方程教学上的思考和感触如下:一、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本课时是一节练习课,练习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形如ax+b=c和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二是借助一些对比练习,让学生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今天的课中讲解了类似例1的应用题的多种解法,耍求说出相应的等量关
4、系,有一部分学生感到困难。作业中要求用方程解的,有些学生列出的方程是4x=365-13(练习一的第10题),《补充习题》上也是用此方法,问其原因,说自己喜欢用这个等量关系。我想只要学生理解题意、数量关系的话,至于具体用哪种方法解就不那么重要了。%1.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是列方程解答还是用算式方法解答,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到根据题目意思怎样想比较简单就怎样解答。在第10题补充的练习中,学生发现所列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但由于条件与问题的不同,选择的解答方法也不同。所列的方程式或算式必须根据数量关系来考虑,有时只需按照题中给的公式用算术法计算就能
5、轻易解决,这时就选择用算术法计算。有时用方程解很方便。所以我们遇到题目,不能限制自己的思维,应认真分析题目,找出关键,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这样的思考方法是有序,特别是有些学有困难的学生。在学生体会到方程解与算术解的适合情况后,后面的练习我只提两个问题:1、数量关系是什么?根据数量关系,应该列方程式还是算式?式子是怎样的?让学生只列式不解答。并让学生体会到现在所解决的很多问题以前是学过的,但现在耍学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这也是我们数学思维训练的一个方面。等以后方程解与算术解学的一样好了,就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程来解答了,除非题目中有解答方法的耍求。
6、我请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而且如果是列方程的话,试着列出不同的方程;如果是用算术方法解的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在止确分析数量关系后列岀了不同的方程或算式。第三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反思今天通过此节课的教学,我想学生应该掌握了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这样学生能将题目变抽象为具体,为怎样列出方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感性支撐。但有部分学生在画线段图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画图不用尺,相同间隔的线段长短不一等,在日后的教学中加强画线段图的练习。此节课从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入手,引导学生列出了方程,巧妙将新知纳入
7、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这样做把知识的学习过程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例题中的“和倍”问题拓展到“差倍”问题,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组织了学生比较与例题的异同,使学生在分析、对比中探索规律。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以发展。还进行了及时、必要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引导了学生思考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方程,从而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一个等式可以变形成另一个等式,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的等式,让
8、学生明白了程不是唯一的,但是都是代表文字中蕴含等量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些方法对今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