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晤室日记》中的郭沫若.pdf

《静晤室日记》中的郭沫若.pdf

ID:56168671

大小:643.7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4

《静晤室日记》中的郭沫若.pdf_第1页
《静晤室日记》中的郭沫若.pdf_第2页
《静晤室日记》中的郭沫若.pdf_第3页
《静晤室日记》中的郭沫若.pdf_第4页
《静晤室日记》中的郭沫若.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晤室日记》中的郭沫若.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郭沫若学刊2014年第2期(总第108期)同时代人《静晤室日记》中的郭沫若李斌(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北京100009)摘要:《静晤室日记》为著名史学家金毓黻所撰,自出版后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其中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尚未引起学界注意。本文勾稽相关材料,并做初步解读,展现从1936年到1957年间,在治学方法和行事方式上略显守旧的历史学家金毓黻,对于郭沫若从不理解到相与过从,诗词唱和,低首学习的过程。总体上说,金毓黻赞赏郭沫若的人格精神,对其在学术研究上的勤奋耕耘和不断创获表示钦佩和赞誉,郭沫若对于金毓黻的友谊亦非常珍视,多次与他唱和并畅谈学问。这从一个侧面呈现出郭沫若在2

2、O世纪知识分子中的影响和份量,从中亦能管窥2O世纪知识分子复杂的精神世界。关键词:《静晤室日记》;金毓黻;郭沫若中图分类号:K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25(2014)02-0029—07《静晤室日记》共10册169卷,1993年10月由厅厅长的金毓黻为日军拘捕。1932年夏,金毓黻为伪辽沈书店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了高度重视。很多史奉天省长臧式毅保释出狱,此后曾担任伪奉天公署参学家从中发现重要史料,撰写了一批相关论文。《静事官、伪奉天图书馆馆长、奉天通志馆主纂等职。晤室日记》中有多处跟郭沫若相关的资料,展现了日1936年7月,借访日之机,金毓黻化名逃回上海,经蔡记

3、主人跟郭沫若的交往,对郭沫若的评价。这些资料元培介绍,任中央大学史学教授。担任伪职务的经历对郭沫若研究饶有价值,但尚未引起学界注意。笔者让金毓黻承受了不小的精神压力。不揣浅陋,将其勾稽出来,做相关解读,以就正于方1936年10月19El,鲁迅逝世当天,《静晤室日家。记》载:“吾国之文学家,如鲁迅、郭沫若皆有左倾色彩,受青年学子之欢迎。鲁迅与日人内山完造交谊极笃。其卒也,内山氏为主丧人之一,值中、日国情严重《静晤室日记》有关郭沫若的最早记载,跟日记之日,而吾国人不以为病,盖以私交与国事判然两途主人金毓黻的身世之感有关。也。郭氏娶日妇,久居日京,不啻籍于日本,而国人甚《静晤室日记》作

4、者金毓黻(1887—1962),原名金爱读其著作,不以为病。闻其每年著述所得约数万毓玺,字静庵。辽宁辽阳人。1913年入北京大学文科金,而日本文化机关且以奖学金予之,而国人亦不以就读,师从著名文字学家黄侃。1916年毕业后,赴沈为病,何也?吾国不可解事极多,岂止鲁、郭二氏而已阳文学专门学校任教。后曾任黑龙江省教育厅科长、乎!”辽宁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九·一八”事变后,主显然,鲁迅、郭沫若跟日本人之间的关系让金毓持编纂《奉天通志》。此后曾担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黻想到了自己的经历。鲁迅虽交好日人,但属“私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交”,郭沫若“娶Et妇”,也属私

5、事,都与属“国事”的金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研究员。他在建国前的行事方毓黻任伪职不同。鲁迅、郭沫若未受谴责,但金毓黻式与治学路径都比较守旧,对新文学作品不大欣赏,的经历则足以为人诟病。金毓黻希望国人对他少些长于旧体诗创作,在史学史、东北史,近代人物研究责备,以减少压力,亦属人之常情。日记说郭沫若“每等方面成就卓著。编著有《东北通史》(上编)、《中国年著述所得约数万金,而日本文化机关且以奖学金史学史》、《渤海国志长编》等。予之”,显然属于谣言。但金毓黻信以为真。这一方面“九·一八”事变后,时任辽宁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可见中日关系紧张之时舆论对郭沫若处境的关心和收稿日期:2014-04—22

6、作者简介:李斌,男,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育和现代作家作品研究。29涂饰,另一方面也表露出国内部分知识分子与郭沫此诗作于1940年4月“20日晚上筹备展览会拓墨之若之间的隔膜。值得注意的是,金毓黻将鲁迅郭沫若时”。龚济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谱》从曾凡模说。但并列,说明在他这样离新文化运动稍远的知识分子常任侠在《永念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一文中,却说心中,郭沫若足以跟鲁迅比肩。这首诗作于郭沫若发掘汉墓(1940年4月14日)“劳作休息”之时。当时常任侠请郭沫若将这首诗写在了他随身携带的《花边文学》底页上。常任侠步郭沫若1940年4月,

7、郭沫若参与发掘了重庆江北岸培韵,和诗一首,也写在《花边文学》底页上。1999年后,善桥汉墓,在这次发掘过程中,时任中央大学教授的关于此诗的两幅手迹先后公布。一为《郭沫若书法金毓黻第一次跟郭沫若见面,并进行了诗词唱和。集》(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页所载拓本4月初,上海美术大学重庆分校美术教授吕霞光右侧所题,隶书,落款“五月十二日晨沫若自题”。一告诉考古学家卫聚贤,在生生花园有一条用汉砖彻为收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0卷(科学出版社成的小路。卫聚贤很感兴趣,偕郭沫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