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臂逆运动控制模型和方法

机械臂逆运动控制模型和方法

ID:5613055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0

机械臂逆运动控制模型和方法_第1页
机械臂逆运动控制模型和方法_第2页
机械臂逆运动控制模型和方法_第3页
机械臂逆运动控制模型和方法_第4页
机械臂逆运动控制模型和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臂逆运动控制模型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臂逆运动控制模型和方法  摘要:据机械臂关节轴线方向建立了连杆坐标系,采用Denavit-Hartenberg(D-H)法求出各关节之间的坐标系变换矩阵,利用机械臂关节间的联体关系建立了机械臂正运动学模型,通过反向求解正运动模型得到机械臂逆运动学模型。为了解决逆运动控制问题,利用种群平均信息,提出了改进的多种群差分演化算法。最后数值试验表明新算法可以有效求解机械臂逆运动学模型。Abstract:Thelinkbarcoordinatesystemisestablishedbasedonaxisdirectionofjointaxis.Thenthecoordinatesystem

2、transformationmatrixisderivedaccordingtoDenavit-Hartenberg(D-H)notation,andtheforwardkinematicsmodelissetupusingtheunitedrelationshipbetweenjoints.Theinversekinematicsmodelisbuiltbyworkingoutforwardkinematicsmodelinoppositedirection.Inordertosolvetheproblemofinversekinematicsmanipulation,animpr

3、ovedmultiplepopulationdifferentialevolutionbasedontheaverageinformationofcurrentpopulationisdesigned.Thefinalnumericalresultindicatesthatthenew8algorithmcouldsolveinversekinematicsmodelefficiently.关键词:机械臂;关节;自由度Keywords:manipulator;joint;degreeoffreedom中图分类号:TP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

4、035-030引言随着工业生产线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臂被广泛应用于喷涂、包装、焊接、装配等生产环节,甚至在极端环境中可以代替人完成高强度的重复或危险的任务,总之机械臂控制技术的进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具重要意义。机械臂的正、逆运动问题是机械臂运动学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1],各类机械臂逆运动是机械臂运动学领域的研究热点[2,3,4]。由于机械臂各关节角度间复杂的耦合关系,解析法求解三角方程时候可能有增根,此时需要根据机械臂的结构特点确定位姿,所以不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5]。此外机械臂各关节角度与机械臂末端位置并非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传统解析法很难得到单一的优化解[6],

5、此时需要从众多优化解中人为判断选择,人工干预因素较多。8近年来群智能优化算法已经成为解决机械臂逆运动问题的新方法[7,8],较传统逆运动控制方法,群智能优化算法具有如下优势:不需要反向求解三角不等式,求解精度高,求解速度快等特点。智能优化算法种类众多且各有优势,但从算法的综合性能来看差分演化算法(differentialevolution-DE)[9]效率最高、运算速度最快,由于其独特的杂交和变异机制使得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得到广泛应用[9-14]。本文通过分析机械臂连杆结构特征,构建了新的机械臂逆运动模型,该模型为约束优化模型;为了求解该模型,提出了基于种群平均信息的新差分演化

6、算法。新算法能够以较高精度实时对机械臂进行控制,得到比较满意的控制效果。1机械臂正运动模型建立六自由度机械臂示意图见图1,根据其结构特征,机械臂初始姿态见图2,其中AB‖GH,BC‖DE‖FG,CD‖EF且AB⊥BC,BC⊥CD。8由于各关节角度改变时,机械臂末端点H的坐标会改变,为了定量分析各关节角度与点H坐标的关系,运用Denavit-Hartenberg(D-H)法[1],建立如图3所示的连杆坐标系oixiyizi(i=0,1,…,6),原点oi(i=0,1,…,6)分别位于点A~H,o0x0y0z0表示基坐标系,o6x6y6z6表示机械臂末端坐标系。由图3知:oi-1xi-1

7、yi-1zi-1经过两次旋转和两次平移变换到oixiyizi,这四次变换分别为:第一次:oixiyizi绕Ji旋转θi时,oi-1xi-1yi-1zi-1需要绕zi-1轴旋转γi才能使新的xi-1轴与xi轴同向;第二次:沿新的zi-1轴平移li,使得新的oi-1移动到Ji与Ji+1的公垂线与Ji交点处;第三次:沿xi轴平移di使得新的oi-1与oi重合;第四次:绕新的xi轴旋转αi,使得新的zi-1与zi轴同向。上述四次变换可用四个齐次变换矩阵实现:i-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