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公平现状、问题和对策

基础教育公平现状、问题和对策

ID:5606755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19

基础教育公平现状、问题和对策_第1页
基础教育公平现状、问题和对策_第2页
基础教育公平现状、问题和对策_第3页
基础教育公平现状、问题和对策_第4页
基础教育公平现状、问题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公平现状、问题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础教育公平现状、问题和对策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核心内容,在贫富差距加大的社会背景下,教育公平已成为形成新的社会公平的重要指针,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总结了我区基础教育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个角度论述了教育的某些不公平,最后提出了推进教育公平的保障机制。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内蒙古自治区“你家孩子去哪儿上学呀?”这是眼下许多地方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的人们的搭讪话语。孩子上小学、升初中已成为万千父母的头等大事。与此同时,一些“名校”纷纷举办选拔性考试“抢生源”,使许多本来在“片区”内的学生家长也人心惶惶,“

2、择校热”让家长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择校”,一方面是学生在选“好学校”,另一方面是学校在选“好学生”。[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基础教育发展到在今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学上,但一个深刻的命题“我要读书”的背后有多层内涵: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读成什么样子……显然,这是一个教育公平问题。10一、我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从2006年起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有了重大转机,教育经费投入、两免一补范围的扩大、支教和特岗教师计划等都深入实施。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0年、2011年,国家两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

3、基准定额,达到中西部地区小学生均500元/年、初中生均700元/年,东部地区小学生均550元/年、初中生均750元/年;两次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天4元,初中每生每天5元。经费有了保障,财政投入逐年加大,义务教育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底,我国31个省(区、市)全部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义务教育“实至名归”。1.我区基础教育发展成就(1)实现“两基”。紧抓国家的有利形势,经过13年的努力,内蒙古自治区于2007年通过“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国检,是西部省区市率

4、先实现“两基”目标的地区之一。2009年,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五年巩固率、初中毛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等重要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省区市平均水平(表1)。表1自治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10(2)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十一五”以来,我区抓住国家实施各项教育工程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使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中小学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生均仪器设备值及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等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表2)。表2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善情况(3)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按照自治区的总体部署,适应撤乡并镇、生态移民、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和学龄人口下

5、降的实际,结合国家“义务教育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各项教育工程的实施,按照先建后撤、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广泛开展了以农村牧区为主的布局调整,全区中小学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效益得到提高(表3)。表3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以上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已有的成绩说明我们在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上所付出的努力,但实践中,老百姓的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新的对于“教育公平”的诉求将更加强烈。2.我区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0(1)城乡、区域之间公共教育资源

6、配置极不尽合理。内蒙古基础教育的发展中仍有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存在一批薄弱学校。受市场经的影响,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择校范围仍在逐步加大,择校导致薄弱学校生源质量与重点学校生源质量差距拉大,提高教育质量难度更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投入方面也存在不平衡性,对原来较强的学校投入较多,对薄弱学校扶植、投入较少,出现了强的更强、弱的更弱的局面,使一部分原来有一定潜力的薄弱学校举步更难,生源减少。以呼和浩特市地区为例,一中、二中、附中、土中这几所较强的学校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政府教育投入量远远大于其他普通中学。(2)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在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上明显不足。我国教

7、育经费投入达不到4%的目标,部分原因是因为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不够,与中央教育经费不够配套,地方政府在主观认识上不够,基本制度保证不完善。(3)国家教育政策、地方教育法规不太完善,教育贷款、教育补贴制度落实得不太好,政府管得较死,各类教育制度设计不太灵活,不能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4)教育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比如“择校热”,其根源除了教育资源不均衡之外,“名校效应”和不规范的招生方式是直接“导火索”。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的有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