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达标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方法.doc

对不达标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方法.doc

ID:56050189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6-19

对不达标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方法.doc_第1页
对不达标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方法.doc_第2页
对不达标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方法.doc_第3页
对不达标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方法.doc_第4页
对不达标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方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不达标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对不达标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方法1、对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各处理单元的优化。1.1常规预处理功能区的强化。1.1.1一般污水处理厂采用的齿耙式格栅对污水中的的毛发、织物细纤维、塑料与橡胶碎片等物质的去除效果很差,基本不能去除这类物质。旋转式细格栅能够去除这类物质,但当采用栅条结构时,一些片状或丝状物质会顺着栅条间隙流入后续系统中;另外旋转式细格栅设备结构存在清理上的难题,很容易在栅前拦截的物质通过旋转进入栅后,而后直接进入到后续的生物系统中,从而影响后续生物系统部分功能的发挥,尤其是缠绕仪表或堵塞泵头

2、等问题,这也是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自控仪器仪表使用寿命短以及经常失灵的原因之一。结构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编织网或孔板结构在保证相同的过水通量的情况下,能更大限度的拦截塑料片和头发丝等影响后续生物系统功能的杂质,尤其是对后续工艺中采用了BAF、MBBR、MBR、滤布滤池等对悬浮颗粒物质含量要求较高的工艺,编织网或孔板结构类型格栅将具有更好的市场前景。1.1.2沉砂池功能的强化目前规范和设计中对沉砂池的主要功效要求是去除污水中0.1~0.2mm颗粒,采用较为广泛的沉砂池主要包括旋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两种

3、类型,当沉砂池不能正常发挥功效时,污水中的大量砂粒进入后续系统,不仅会在生物系统中形成沉积,严重影响污水处理或污泥处理过程的运行效率,同时也会导致机械设备磨损和管道堵塞,并间接的影响到生物处理系统的污泥活性以及整个系统的能耗。对于曝气沉砂池功能的强化,可以考虑延长池长,优化水力旋转效果,并合理的确定提砂方式方法,但由于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源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在选用曝气沉砂池时,还是应该考虑如何合理的降低充氧量和有机物去除率的问题;旋流沉砂池的强化更重要的是应该考虑如何进行设备整体优化以适应城镇污

4、水水质水量波动特征,另一方面是如何克服现有许多旋流沉砂池顶部低流速、底部高流速的不合理流场分布特征,可实施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旋流沉砂池进水渠的水量波动自适应调节、搅拌器高度及搅拌角度的合理设计。 1.1.3常规初沉池的取舍。进水无机悬浮固体含量高和碳氮比明显偏低是我国城镇污水普遍存在的特有水质特点。污水处理厂不设置初沉池,则大量的无机悬浮固体可能进入后续生物处理系统中,从而造成生物处理系统的MLVSS/MLSS比值明显偏低,目前许多城镇污水处理厂的MLVSS/MLSS实际运行比值低于0.4,甚至低

5、至0.3左右;而另一方面,大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TN比值仅3~4,导致的反硝化碳源不足问题相当突出。在设置常规初沉池的情况下,由于初沉池较长的停留时间和较低的表面溢流负荷率,悬浮物中的部分胶体或颗粒状有机物实现了协同沉淀,而溶解性的氮磷等去除率却较低,导致碳氮比偏低的问题会更加突出,有些情况下,BOD5/TN比值可能降低到2.5~3的水平,明显影响后续除磷脱氮系统的运行效能。城镇污水处理厂改造过程中,由于受到占地面积和可利用土地量的影响,许多工程都采用了拆除初沉池,改造为生物系统的做法,其

6、实,综合权衡,这种改造方案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高生物处理效果,更有可能出现的是大量的无机物进入生物系统并形成积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后续生物系统的池容利用率,总体效果下降。从另一个角度,我国以前的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中重要的考核指标是COD,而对TN和TP的要求不高,初沉池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降低后续生物系统BOD负荷的功效;但随着标准的提高,TN和TP的去除对碳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更加合理的设计初沉池,以降低对COD的去除,同时提高TN和TP的去除率,应将是后期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1.2生

7、化处理单元的功能强化。1.2.1内碳源利用与商业碳源的选择碳源不足导致TN达标难度较大,城镇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碳源不合理利用,甚至浪费的现象,如以往的初沉污泥携带大量的有机物,不仅造成碳源浪费,同时也增大了初沉污泥的处理难度,恶臭问题滋生;缺氧池设计不合理,原水进入缺氧池后没有很好的实现完全混合,在整体推流的作用下,短时间反应后进入了后续生物系统,造成碳源浪费,而内回流比设计过大,同样更容易造成原水在缺氧池的实际停留时间不足。针对碳源不足的实际问题,可考虑投加碳源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到预缺氧

8、池(如果有)或者厌氧区。目前应用的碳源以甲醇、乙酸、乙酸钠等小分子有机物为主。 1.2.2厌/缺/好氧区的合理分配与精确控制。回流污泥中不可避免的携带少量的DO或NO3—N.严格意义上,厌氧池中是不应该有NO3--N存在的,当回流污泥与原水混合进入厌氧区时,溶解氧或NO3--N将首先快速利用原水中的快速可生物降解性有机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厌氧池的释磷效果。前置预缺氧区的工艺流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而倒置A2/O工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厌氧区NO3--N影响的问题,但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