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7986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19
《培养学生责任感 推行班级自主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责任感推行班级自主管理陆成伟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然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许多学生自小就养成“以我为中心”的习惯,校内、家内“唯我独尊”的不在少数,他们缺乏责任意识,不懂的关心,不知道谦让,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理解父母的艰辛,以致于不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明白学习的目的,有的甚至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责任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1.给学生信任与
2、尊重。责任心不能强迫养成,而是一种自觉行为。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信任学生,而不能靠各种强制手段。让学生表达意见,让他们自己作决定,尊重他们的选择,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然老师也不是完全放手,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信任他们,帮助他们培养责任感,做平等中的首席。2.以身作责,增强班主任工作的责任感,给学生以表率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在培养学生责任感方面,教师更要起表率作用。如很多班级班主任会早早到校,尽可能的多陪陪学生,这
3、样,学生便会感受到老师这是在对自己负责,一个有工作责任感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楷模,学生的责任感会在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增强。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应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饮水机周围的污水,教室地面上的废纸,课间操上偏偏有那么几个同学,动作拖沓,精神倦怠,升国旗时个别同学讲话、不认真唱国歌,严重影响了班级的形象。以上现象相信每个老师,都可以举出类似的许多例子。针对这些情况,在开展责任感教育时,我利用以上这些事件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到对自己负责,体现在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承担自己言行所造成的后果,以强烈的责任情感推动他们去进
4、行各种负责任的行为。事实也正是这样,如果学生对班级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尽职尽责,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也在悄悄地增强了。4.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在组织学生观看大型记录片《建国大业》时,我注意到许多学生被一代伟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以情动人就要善于抓住和利用这些情景材料感化、感染、感动情感丰富的青年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忍着病痛走访贫苦百姓的焦裕禄,汶川大地震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年轻战士,湖北三个大学生为救落水少年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英勇事迹,……从普通大学生到领袖伟人,从平凡个人到英雄群体,他们之所以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尊敬,无不源于深沉的自觉的责任
5、感,这些形象鲜明感人,事例生动具体,能给学生以情感的冲击和震撼,从而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除了伟人的榜样作用,我们也需要寻找身边的榜样。 对班级的管理,规章制度固然重要,但制度是由人来执行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大家养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1.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自信心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大家相信自己的能力,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敢于自主管理,经过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就会吃一堑长一智,逐渐积累自主管理的能力,不断增强自主管理的能力,就一定能自主地把班级管理好。 2.全员参与——“人人
6、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建立岗位责任制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样,所有的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形成了相互管理、相互监督的管理格局。这套管理办法的实施不单是使班级出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在相互管理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增强了自信心;学会了平等互助、相互尊重;学会了自律、自主管理和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 3.角色转变——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学生是班级的主角,教师的责任就在于领导学生当好主角,变“别人要我做”为“我必须这样做”,从而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自觉性。这样,职责到人,明确目标,不仅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思想
7、,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4.形成风尚——变“他律”为“自律” 教师应激发学生完善自我的欲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把班级准备开展的每一项活动、目的和要求交给学生,让学生构思、设计,让学生承办、主持,让学生总结、提高,给学生一个较大的空间,实行班级活动自主化。教师需要做的是及时表扬和鼓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要学生有进步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实行“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的赏识教育。发现学生的缺点和毛病,不用批评、教训的口气,而用“建议、希望”等词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