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4275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19
《厚度 广度 温度——小学古诗教学的点滴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厚度广度温度——《枫桥夜泊》古诗教学例谈摘要:古诗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开发培养孩子们审美意识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让孩子们领略古诗的形态美、意蕴美和情趣美,让孩子们通过古诗的学习,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呢?我认为,古诗,形美、情真、意深。我想,教师作为古诗和学生之间的“媒介”,应当想办法让古诗讲得更有厚度、更有广度、更有温度。这样把书教活,才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能真正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受益终生。()古诗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尤其是选编进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古诗,它们大都语言优美精炼
2、、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那么,如何让孩子们领略古诗的美,让孩子们通过古诗的学习,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呢?我认为,古诗,形美、情真、意深。我想,教师作为古诗和学生之间的“媒介”,应当想办法让古诗讲得更有厚度、更有广度、更有温度。下面就结合《枫桥夜泊》一课谈一谈我对古诗教学的点滴体会。一、细读文本,让古诗教学更有厚度古诗教学的归宿在于意境。意境是古诗的生命线,是诗人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心境的复合交汇,学生理解诗词意思也好,把握情感也罢,最终要能投入到诗歌意境当中去。意境在诗歌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教
3、师要善于细读文本,好好地触摸文本、沉入文本,读出古诗的厚度。 1.细读“愁眠”。读罢《枫桥夜泊》这首诗,惨白的月落、凄清的乌啼、寒寂的霜天、孤孑的江枫、昏黄的渔火,所有的意象都融入到“愁眠”之中。这一切,因为愁眠,于是都染上了愁的色彩和气息。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身感霜气的凝重。由眼见到耳闻到身感,逐层推进,运思细密。“江枫”为静,“渔火”为动;“江枫”幽暗,“渔火”闪烁,这一静一动,一幽一明,撩拨着诗人的愁思,如同那微微摇晃的船只在岸边一荡一漾。教学此诗,抓“愁眠”是显然的,我想,是不是可以拟出这样一条情感脉络来驾驭此诗
4、的教学呢:触愁(通读感知)——生愁(触景解景)——悟愁(体察想象)——释愁(钟声述说)。2.细读“钟声”。这钟声一声一声地传来,敲在客子的心上,使人愁上加愁,苦上叠苦,愁苦得无以复加,这是初读时的直觉。但再读,逐渐逐渐的,另一种感觉悄无声息地在心中滋生、蔓延。那就是这钟声大有拨开愁雾、澄明心灵的意味啊。怎么会这样?于是,我去查阅了一些跟佛教有关的文献资料,比如:“寒山寺始建于梁代天监年间,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夜半撞钟的仪式……半夜撞钟一百零八下,可以消除一百零八种烦恼……”咀嚼着这些资料,我似乎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悠悠传来,我好象有种醍
5、醐灌顶、融会贯通之感。 3.细读“客子”。“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诗人张继于此处是一介客子。那是怎样的客子呢?是落第而归、被贬下放的回客?抑或是远离故园、远地为官的过客?还是背井离乡、断肠天涯的孤客呢?怎样的生活状态就有怎样的情感黏附。我查阅了关于诗人当时创作此诗的背景资料。据资料显示:张继是落第而归,他乡羁旅,愁思满怀。这样,借助课外资料的引用,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诗人的孤寂的情感。正是教师细读文本,读出了古诗的“厚度”,才有可能教出古诗的厚度。二、拓展训练,让古诗教学更有广度古语云“诗言志,歌咏言”。诗人的“志”通过诗的言语反应出来,诗歌
6、反应出诗人生活中因为出入、成败、进退、荣辱所带来的或喜或悲或哀或乐的生活态度和情感思想,要想准确把握、领悟诗人的心境和诗歌由此反应出来的内涵,就得多对诗作进行拓展。1.要对诗人进行拓展性的了解。在教学每首诗之前,我都让学生去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学习《枫桥夜泊》这首诗也不例外。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张继是我国唐代襄州(今湖北襄阳县)人。那年秋天,他去赶考,榜上无名。于是他就买了一张船票,准备来年东山再起。船在苏州城西枫桥码头停泊。他带着满腔的羁旅乡愁,彻夜未眠。拂晓时,他走出船舱,看见一轮圆月即将落下,成群的乌鸦啼叫着离巢去觅食,天空
7、中布满了寒霜。江边的枫树,渔人的灯火,好一幅美丽的霜天景象。他又往远处看,城外的寒山寺朦胧可见,他想:昨夜听到的钟声可能就是从这里传来的吧。于是他提起笔,即兴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通过课外资料的引入,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2.对诗句的关键点进行拓展性的训练。在教学《枫桥夜泊》时,围绕诗眼“愁眠”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作出这样的设计:(1)愁眠是什么意思?给它找同义词。(2)诗人因何而愁眠?(3)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愁眠?(4)哪些诗人还留下了有关愁眠的诗?教师抓住“愁眠”,层层深入,这样使学生对诗人弥漫在诗句中的情感特征有
8、了更加广泛的体会。3.要对同类诗作进行拓展性的补充。学习完《枫桥夜泊》这首诗,我让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的文章《钟声因你而美丽》,还让学生去搜集张继的其他诗作去阅读。另外,再去阅读同类写愁眠的诗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