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之美与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转向.pdf

榜样之美与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转向.pdf

ID:55936460

大小:509.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16

榜样之美与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转向.pdf_第1页
榜样之美与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转向.pdf_第2页
榜样之美与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转向.pdf_第3页
榜样之美与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转向.pdf_第4页
榜样之美与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转向.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榜样之美与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转向.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榜样之美与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转向陈继红摘要作为一种新的榜样形态,“最关人物”承载着与传统榜样相同的任务——社会主流道德传播。就此而论,“最美人物”的独特意蕴在于,通过“善”之表达方式的转换,使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向,社会公众取代政府及其相关组织成为价值判断的主体、榜样选择的主体、榜样教育的主体。这种主体转向的意义在于:在社会公众的自觉认知中确证了社会主流道德的实存性与价值合理性,在榜样之关与榜样之真的统一中证明了传播载体的真实性,以“发明本心”之榜样教育路径提升了传播活动的长效性与实效性,传统榜样在社会主流道德

2、传播中的种种偏蔽由此得以纠正。但是,“最美人物”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榜样的经典魅力。关键词榜样之美;最美人物;社会主流道德传播;主体转向中图分类号DO一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14)09—0069—07作者简介陈继红,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南京210098近年来,在各种力量的推助下,“最美人物”一、榜样之美:价值判断之主体转向评选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道德风景,“最美人物”因之成为一种新的榜样形态。关于榜样的传统的表达方式是以“好”、“崇高”之类的道理解有一个基本共识:一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主德色彩比较强

3、烈的词语来表达“善”——社会主流道德的践行中具有楷模作用,并能以此引导、激流道德,而“最美人物”这种新型榜样则是以美作励他人的仿效行为,影响他人的道德品格。那么,为善的表达方式,意指美与善的统一。对社会主“最美人物”是否同样能够承载这一重任?如果流道德的传播而言,这种表达方式的转换意喻着能够,其内在机理及独特意蕴在何?本文试图透价值判断主体的转换,这种转换确证了传播内容过热闹的表象深入解读“最美人物”背后所含蕴的实存性与价值合理性。的社会主流道德传播的主体转换问题,并在与传首先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一个前提性问题:美统榜样形态的比较中对这种转

4、换的合理性与必然能否作为善的表达方式?关于这个问题,中西思性作一番探讨。这种探讨或许有一个延伸意想家们都给出了肯定性的答案。孔子明确地以德义——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中国特色性作为美的内涵,朱子则深刻地揭示了二者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间的关系:“善者,美之实也。”所谓“实”,即本}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12&ZD09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2014ZDIXM010)的阶段性成果。69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质性规定,即“

5、美之所以然处”。⑨朱子打了一个会主流道德作为传播内容。形象的比喻,“就世俗论之,美如生得好,善则其我们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既然传播内容并没中有德行耳。以乐论之,其声音节奏与功德相称,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那么为何不沿袭传统的表可谓美矣,善则是那美之实。”在朱子看来,美是达方式,而一定要以“美”表达善呢?其中的答案善的外在表达方式,善是美的本质性规定。康德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思考,其一,“美”的表达方式则提出了“美作为德性的象征”这一著名的命题,意喻着社会公众成为道德判断的主体,社会主流并举例说,我们把大厦或树林称之为庄严的和雄道德的真实存在由此

6、得以确证。自上世纪90年伟的,或把原野称之为欢笑的和快活的;甚至颜色代以来,发生于一些时段、一些领域、一些人群中也被称为贞洁的、谦虚的、温柔的,因为它们激起的腐败问题、诚信问题、公德问题等遮蔽了社会主的那些感觉包含有某种类似于对由道德判断所引流道德的影响力,“道德滑坡”成为学术界评判社起的心情的意识的东西。⑨尽管学者们对这一命会道德现状的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这种道德判题有不同有解读,但是我们认为,在美与善的关系断的主体是部分知识精英,其独特的影响力使一问题上,康德与朱子达成了一致。由是,以美来表部分社会公众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为一种悖达

7、善,在理论上是无可质疑的。论,对社会主流道德在当下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产在此基础上,便可以顺利进人下一个问题:与生了怀疑,进而引发了消极的道德心理。而“最传统榜样相比,“最美人物”所内蕴的善在内容上美人物”的出现则有力地回应了这一问题,所谓有无改变?如果对这两种榜样形态的典型人物作“美”是一种情感体验,即如康德所说是一种“纯一番比较,二者之间的承续关系便非常分明了。粹的、无利害的愉悦”,充分展现了社会公众对如图所示:榜样及其内蕴之善自发的“仰慕、敬重、追求、学德目传统榜样代表“最美人物”代表习”的情感态度,社会公众由此成为道德判断的集体主义

8、、为人民服务2O世纪60年代的雷锋“最美警卫战士”高铁主体。如此,知识精英与社会公众便合力展示了(道德原则)成、“最美消防员”群体。2O世纪80年代舍身救“最美妈妈”吴菊萍社会道德的“两极”情状:一极是道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