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28708
大小:5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6-15
《2020年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崇明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_____。(姜夔《_____________》)(2)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3)杜甫《登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从时空角度延展,描绘了一幅宏阔悠远的壮美景观。2.按要求选择。(5分)(1)中国古代诗歌往往体现“移远知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下列诗句不适合证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2分)A.落
2、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C.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为防止疫情扩散,小区志愿者劝说居民戴口罩,下列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3分)A.不戴口罩是对他人健康的侵害,请务必带好。B.戴好口罩是对自我的保护,也是对他人负责。C.侥幸心理要不得,不戴口罩终将带给你悔恨。D.没有口罩不是借口,请你记住生命只有一次。 二、阅 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王晓华①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文学批评逐渐成为热点:一方面,随着话语
3、实践日趋活跃,其总体重要性获得了普遍承认;另一方面,它似乎又缺乏类似学科规范的自律法则,时常演变为没有约束的话语狂欢,并因此受到质疑和消解。由此,倡导对“批评”的批评,将“批评”本身纳入批评的视野中来,就显得异常重要。②按照通常的理解,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作家和作品。这种理解虽貌似“中规中矩”,但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如何对待批评本身:批评家对批评是否享有“豁免权”?批评是少数主体自我授权的游戏吗?如何约束批评家的越界冲动?倘若批评本身不能被纳入批评的视野,那么其公正性和有效性又如何获得保证?③当然,有人会说:批评家具有自我反思能力,可以自我审视、自我矫正、自我规范
4、。然而,如果寄希望于批评家的自我批评,那么批评依然是独白而非对话。更重要的是,它所依赖的仍旧是自我授权的传统模式——批评家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这等于把批评家当作不受约束的绝对主体,倡导僵硬而傲慢的独断论。事实上,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当下的文学批评时常显现为任性的话语实践:作品的质量往往被忽略,批评蜕变为“赠送桂冠”的仪式;当需要客观把握作品时,批评家喜欢将作品纳入自己预设的模式,甚至以漫长而随意的独白遮蔽了作品中的声音。长期如此,批评的声誉不可能不受到损害。④任性意味着独断。沉溺于独断的快感中,批评家必然忽略他者的存在,最终产生无限扩张的冲动。这种缺
5、乏约束意识的批评可能会异化为“文学的敌人”。在文学史上,这种例子屡见不鲜,如道德主义批评本来是诸种文学批评样式的一种,但当柏拉图将它定义为排他的尺度时,“理想国”中的创作环境便不可避免地恶化了:“为了我们的灵魂之善,要任用较为严肃和正派的诗人或讲故事的人……他们会模仿好人的措辞,按照我们一开始就已经规定好了的类型来讲故事。”于是,描写世俗生活的诗人被驱逐,文学变成了单一的说教和颂歌。事实上,柏拉图并非没有进行任何反思:在对话中,他曾以辩论对手的身份探讨了自己犯错的可能性,但这不过是其自我授权过程中的小插曲——结论当然是证明了道德主义批评的至尊地位。⑤显然,批评
6、家的自我批评并不可靠:在一个人的视野中,作为整体的他/她恰恰处于缺席状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人可以从各个角度打量“我”,将“我”的全貌摄入心中,因此,对批评的批评可以克服个体的视野盲区。在柏拉图提出道德主义批评模式之后,其弟子亚里士多德很快就做出了修正:文学描述的人既可能比常人好,也会低于平均水准,因此,文学不一定非得表现嘉言懿行,各种主题均有其价值。虽未提及尊师的名字,但亚里士多德显然对柏拉图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批评。与此同时,道德主义批评实际上已经被纳入批评的视野,文学批评则升格为自我观照、自我省察、自我矫正的话语实践。⑥在中国文学界,对批评的批评虽然
7、也已出现,但还远未形成常规性的批评样式,未上升为自觉的文体建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下中国文学迫切需要对批评进行批评,由于某些原因,一些批评家习惯于进行居高临下的裁决;受总体范式的影响,另一些批评家也受制于独断论的思维方式,喜欢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向的“裁决——评估”受到了强烈的质疑,文学批评面临着严峻的合法性危机;如果不对批评进行批评,它将难以重获与其使命相称的尊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批评家们远未达成共识,观念上的博弈在所难免。于是,综合各方的视野就成为亟待进行的话
8、语实践。然而,由于缺乏涵括性的批评意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