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等差数列1的概念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等差数列(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逐步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解决问题.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难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尽可能地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研究和领悟得出的结论,从而达到使学生既获
2、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1.小时候妈妈教我们数数,怎么数的呢?得到怎样的数列?(1,2,3,4,5……)2.第24届到第30届奥运会举行的年份依次是: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3,爸爸到银行存了1万元钱,年利率为0.36﹪,那么按单利计算,5年内各年末的利息各是多少?本利和各是多少?利息分别是:36,72,108,144,180本利和分别是:10036,10072,10108,10144,10180教师出示引
3、例,并提出问题.学生探究、解答.希望学生能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分析对比,建立等差数列模型,进行探究、解答问题,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新课从上例中,我们得到四个数列①1,2,3,4,5…②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③36,72,,108,144,180④10036,10072,10108,10144,10180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个数列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我
4、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一个名字——等差数列.由特殊到一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4新课1.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练习一抢答: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1,2,4,6,8,10,12,…;0,1,2,3,4,5,6,…;3,3,3,3,3,3,3,…;2,4,7,11,16,…;-8,-6,-4,0,2,4,…;3,0,-3,-6,-9,….注意:求公
5、差d一定要用后项减前项,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2.常数列特别地,数列3,3,3,3,3,3,3,…也是等差数列,它的公差为0.公差为0的数列叫做常数列.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首项是a1,公差是d的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a1+(n-1)d.4.通项公式的应用根据这个通项公式,只要已知首项a1和公差d,便可求得等差数列的任意项an.教师板书定义.师:等差数列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谁能再举几个?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思考、抢答.师:你能说出练习一中,各等差数列的公差吗?学生说出各题的公差
6、d.教师订正并强调求公差应注意的问题.师: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an呢?学生分组探究,填空,归纳总结通项公式a2=a1+d,a3=+d=+d=a1+d,a4=+d=+d=a1+d,,……an=a1+d.师:一个等差数列的各项,已知和就可以确定下来?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共有几个变量?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定义和公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
7、要逐一点评,并及时肯定、赞扬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4新课事实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共有四个变量,知道其中三个,便可求出第四个例1⑴求等差数列9,5,1,…的第10项⑵已知等差数列{},,求首项和公差d解⑴因为a1=9,d=5-9=-4,所以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9+(n-1)×(-4),即an=-4n+13.所以a10=-4×10+13=-27⑵由知,所以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练习一 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7,10项.例2.在等差数列{an}中:a5
8、=-20,a20=-35,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方法一):因为a5=-20,a20=-35,根据通项公式得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求?学生思考、说出已知、所求,代入通项公式.强调:通项公式是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an.学生尝试解答后,师生共同板书解题过程.教师强调解题过程要规范、严谨.学生练习.请学生在黑板上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订正.教师出示例题.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引导:例题中的所求量是什么?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教师总结学生思路,给出答案并用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