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do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doc

ID:55915842

大小:13.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6-1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和实施策略课堂教学中怎么进行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教学过程怎么操作。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具体操作程序和要求,可分为以下进行。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愤悱状态下探究。1、围绕教

2、学目标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围绕图形的特征是什么?它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周长如何计算?让问题统领全课,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2、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提出问题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特点,新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旧知识及已有的经验方法基础上的,为此,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极为重要。例:《圆的周长》一课。圆是小学阶段最后学习的图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知识及图形转化方法,为此教师做了如下设计:先复习旧知:长、正方形有什么特征?长、正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它们的周长与谁有关系?这几个设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找到结合点,即周长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

3、系?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吗?再引导设问: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是否也与谁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呢?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则沿着一定的思维方向探索圆的周长的知识。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在探索过程中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探索式学习过程,鼓励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例:一年级《图形的认识》一课。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动手摆图形,动手折一折等活动,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的特征已经有了认识,能用语言准确表述。但这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使学生加深了对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教师说:同学们,老师也有4根小棒(长短不一的小棒)请你摆出正方形。;同学们一边摆,一边摇

4、头:长短不一的小棒怎能摆成正方形呢;学生在经历失败后,提出了利用正方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把四个小棒截齐,以最短的小棒为准,剪去其它小棒多余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同样长,就可以摆一个正方形。学生不唯师,善思考,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还能解决问题。通过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体会所学知识的数学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