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15287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14
《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摘要】 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呢?开发课堂生成,课堂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提问,让学生活跃起来;做个美的发现者;让美丽的故事走进课堂;表演式教学,调节课堂气氛的润滑剂;妙引资料,激发兴趣的加油剂【关键词】新课程 主动参与 课堂生成 提问 美的发现者 美丽的故事 表演式教学 妙引资料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早就认识到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
2、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那么如何才能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使之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呢?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与探究。一、精心备课,开发课堂生成,课堂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教学亦然。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即使备课,有时还教得不成功,不备课就更无把握。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讲什么?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
3、解,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我们总抱怨学生启而不发,总张着两只茫然的大眼睛傻傻的看着我们,即便是有几个大胆的学生主动发言,也说不到问题的实质上。没有人听课课堂气氛都很沉闷,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人寥寥无几,如果有人听课,气氛更是压抑的人喘不过起来。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学生对课堂活动不感兴趣?我们又为改变这一现状做了些什么
4、?试想一下:我们的学生面对一成不变的教学程序,支离破碎的教学环节,模棱两可的问题,前言不搭后语的导语……他们能有兴趣参与我们的课堂活动吗?答案是否定的。相反,如果我们做好了这些,学生就能主动参与吗?是的,如果我们做好了引导的准备,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我们的活动。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学校要听课,我准备讲《青山不老》这一课,备课时,我把文章细细的读了好几遍,研读了教参,把握了文章的重难点,又上网查找了相关的教学设计,结合本班学生确定了教学设计,我虽然这样设计了,但课堂生成是多变的,如何应对,预设的三个重点句子该怎样引导、衔接而不会中断教学过程,我动了一番脑筋,如果学生提到预设
5、1:(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我将这样引导,这样的奇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怎样的情景:从而引出预设2:(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相应的导语:树木营造了欲滴的绿色,我们身边也不乏垂柳依依翠杨挺拔,那么这里的树是什么样的?引出预设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6、)这是我的想法,那如果学生先找出预设2,品读后我将这样引导:老人是怎样创造了这优美的环境、了不起的奇迹呢?从而引出预设1,由导语:现在这些树变成了什么样?引出预设3……经过精心的备课,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应对的方法。我在心中已经有数了。为了确保课能上好,在正式上课之前,我在六(2)班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下试讲了一下,课堂上,我饱满的激情、周全的预设、灵活的教法、精彩的导语、有条不紊的教学环节让我这堂课上得特别成功,同学们很久没有的参与课堂活动的激情让我充分的调动了起来,他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大胆的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声情并茂的朗读,准确的表达主人公的精神,
7、他们活跃的思维、精彩的发言让他们老师都感到吃惊,也震惊了我,这可是一堂学生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课,连一遍都没有读,是什么让学生对我的课堂活动这么感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这一切归功于我精心的备课。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一堂课精心准备了,我们上的很轻松,学生也能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且这样的课他们很难忘记,一学期甚至一年,他们都能记住这节课老师是怎样上的,在课上他对于哪个问题或哪位学生的话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都会记得清清楚楚。这样的课使得老师发展了学生,相应的学生也发展了老师,达到了师生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提问,让学生活跃起来“读书无疑者,须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