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doc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doc

ID:55900603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3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doc_第1页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doc_第2页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doc_第3页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doc_第4页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好奇心人们爱好一件事物,往往起因于好奇。好奇心可以诱发人们的兴趣,唤起人们进一步的垂顾与探求。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往往较为敏感,富于探索的精神和发现的能力。反之,对周边事物都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人,很难会有创新的冲动与才思。好奇心是要从小培养的。小孩子往往遇到什么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这就是好奇心。对少年儿童的好奇心给予关注和扶植,而不是漠视和搪塞,就能让这一美好的品格素质在少儿内心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有一本少儿读物《十万个为什么》,是针对少年儿童爱问为什么的特点而编写的。这套丛书在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科学知识启蒙、培养科学素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

2、用。笔者本人是这本书的千千万万个受益者之一。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书中有一幅插图:一只小蚂蚁,在一个圆环形的纸圈上爬行,纸圈有黑白两面,小蚂蚁不需要翻越纸圈的边缘,只要一直向前行走,就可以走遍纸圈的两面。这只小蚂蚁的有趣故事,使我对拓扑学有了最初的认知,唤起了我的好奇,乃至进一步探求的愿望。让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和正确的引导,好奇心就会在他们心里深深地扎下根。在科学名人的成长过程中,也能看到好奇心的影子。让我们来看爱因斯坦童年的故事。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对袖珍罗盘着迷;6岁时,他开始练习小提琴;10岁,阅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书籍;11岁,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学,感到狂热的喜爱,同

3、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在网上,可以看到一幅爱因斯坦4岁时的照片,幼年的爱因斯坦天真、聪慧、可爱……少年儿童的好奇心需要呵护。如果对少年儿童的好奇心持漠视的态度,不予扶持,好奇心可能就会夭折。千万不要把少年儿童的好奇心扼杀在萌芽之中!步入青春期,年轻人对身边的世界依然是满怀好奇的。年轻人的好奇心也需要正确引导。大千世界里,新奇的事情很多。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信息的洪流如潮水般涌来,其中就充满了新奇的东西。但新奇的东西不见得有意义、有价值。要培养好奇心,但也要避免猎奇心理。在信息的大潮中要注意识别:哪些信息有科学内涵或文化内涵,有实用价值、审美价值或者至少有商业价值,如果什么内涵、价值都没有

4、,这样的信息就是垃圾信息,不值得理睬。一些年轻人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其原因之一是好奇心没能得到正确引导。此类情况在大专院校的莘莘学子中也不乏存在。这些学子本是创新人才的备选成员,却迷失于网络,实在令人惋惜。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好奇心也是如此,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二:实践的精神毫无疑问,科技创新人才应该而且必须是实干家。满口空谈的人不可能从事科技创新。对于科技工作者,实践与其说是一种能力,毋宁说是一种精神。或者说,实践首先是一种精神,然后才是一种能力。关于实践精神的培养,榜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为了证实镭的存在,居里夫妇在一间破旧的棚屋内里从事繁重艰辛的劳

5、作。从1898年到1902年,他们不畏酷暑严寒,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这是何等艰难的历程。在当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奋斗历程,尤为感人。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富于实践精神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为科技进步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实践精神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笔者认为:实践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开拓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实践精神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像接力棒一样在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中传承。这就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实践精神的培养过程。实践精神是以实践能力为依托的。那么,实践能力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实践能力应该从小培

6、养,学校和家庭都要负担起重要的责任。其中,家庭的影响不可忽视,家长可以起示范、表率和督促的作用。有的年轻人,上了大学之后还不会自己叠被子、洗衣服,等到他们进入实验室之后,怎么可能有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呢?在大学里指导过学生毕业论文或教学实验的老师大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差别甚大,这与家庭教育是有密切关系的。在高校学习期间,学校和老师更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导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干,不可以越俎代庖、大包大揽。以采购原料为例。老师很有可能知道到哪里去采购原料,甚至知道联系人的姓名、电话。但是,还是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查询、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

7、的提高。需要指出的是,导师让学生自己去干,绝不意味着放手不管。导师至少要做好如下几件事:在学生进实验室之前,进行安全教育;关于研究课题,给予必要的说明;关注学生的研究进展,进行必要的讨论与指导;学生在研究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导师要认真地答疑解惑。某些导师对学生完全撒手不管的态度,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导师还必须因材施教。对富于创新精神的学生,要予以呵护,给他们提供适宜的条件,并加以引导;对缺乏创新精神的学生,则要设法启迪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创新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